第一部 南洋经略 第十四章 几条战线续

第一部 南洋经略 第十四章 几条战线续

日子慢慢进入冬季,但地处热带的天京市还是天天侵泡在热浪的狂吻中。趁着刚露出地平线上的阳光,朱涛和张伟早早的起床,他们现在每天都要去离这里5公里外的中华解放军高等军事学校去任教。

坐在这种张伟专门给天京市设计的四轮公交马车上,朱涛和张伟从城堡外面出来后,两人就坐着马车横穿天京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京都商业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天京市已经成为整个南洋地区最大的城市,人口从一年前的10万人猛增到16万人,这些新增的人口中,很多是南洋其他国家来这里经商的商人,其中还包括从中国大陆、英国、西班牙和法国伴随着古杰的船队一起来的西方人,他们其中多半是在国内呆不下去的商人或者难民,对于这些人也不是来者不拒的,都要经过张炎民看看他们的钱袋子是否充足。而京都商业区无疑成为这些商人的首先地,张炎民在张伟的建议下花掉10万块银圆修建的这座占地近一平方公里的商业区,现在这座商业区就是每个月的房租都有5万块银圆,由于张炎民承诺,在商业区开始的第一年不收取任何税收,所以现在在税收这块还是空白。

没有税收,关税还是有的,逐渐热闹的天京市港口经过扩建后又逐渐饱和起来,上个星期,张伟还和天京市的政府官员一道讨论怎么再次扩建码头的事宜。古杰的船队规模也达到100艘的规模,加上每次跟随船队一起出航的私人船队,船只数远远超过这个数。但古杰毕竟年纪大了,在经过朱涛和张伟的几次劝说后,在一个月前,古杰把船队的指挥权交给了炊事员出身的童桐手上,童桐成为中华商船队的队长,作为副队长的张霖和汉斯主要负责指挥保护船队安全的10艘战船,避免海盗的骚扰。

这一切使得天京市的进出口贸易更加活跃,每月的关税和房租不相上下,加上纺织、香料、红塘的出口,出去政府其他的开支,国家财政每个月能节余20万两银圆。但如果算上各种投资和军事行动的支出,这点节余还是显得杯水车薪。按照张伟的设想,把万隆建成轻工业基地,而三宝垄则发展重工业,这样的规划,支出无疑又是巨大的。

虽然起得很早,京都商业区已经开始有了不少的人群,偶尔还能看见一两家已经开门了的门面。赶车的是一个天京市本地人,从约显得弯曲的背上可以猜出此人一定上了50岁,但从他两手熟练的驾驶动作来看,就是年轻人也未必赶得上。

听见坐着马车里的两个年轻人一路上一直在谈论商业区的各种新事情,他自己也忍不住打开话夹子,上去附和起来(朱涛坐马车一向没有放下帘子的习惯)。“我说二位年轻人,你们说得都不错,不过有些事情你们就不一定了解了”,老人开始卖起了关子。

“哦?老伯难道知道一些内幕”?一向不怎么喜欢和生人说话的朱涛首先把话接过来,也许内幕两个字在他看来,都是阴暗面。

“呵呵,知道一些的”,老人把手中的缰绳松了松,并不急着把底交出来。“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在的这座商业区,以前都是些天京市穷人居住的地方,自从安拉的使者中国人到来后,竟然给我们银子叫我们搬走,同时还给我们新房子和工作,啧,啧。要我说,他们就是神!只有安拉才会这么好。你不知道啊,我家现在那个新房子,比原来可大了很多,竟然政府还给免费安装了可以自己流的水,你说,他们怎么不是神”!老人伴随前后接不上的说词不断的摇头。

“呵呵,老伯,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面对这样的局面,张伟一时间想不出什么样的好语言。

“你们不知道吧,以前啊,荷兰人在我们这里的时候,以及很早以前苏丹在的这里的时候,我们如果能一天吃上一顿饱饭就不错了,如果能有这辆马车这么大小的小木屋,就算是上天可怜你了。现在不同了,我哪个新家,有马车20个大,我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有了工作,吃饭是不用愁了,另外一个儿子去当兵了,每个月还有5块银圆(如此高的军人工资,让张伟不堪重负,要不是在战争中能够获得一些战利品,张伟的政府早就跨掉了)。就是我,现在也赶上了马车,每个月还有2块银圆的工资,加上天京市的粮食比较便宜,现在我们家已经过得很好了。你们说,他们难道不是安拉派来的么”?老头说到这里,自己点了点头,在他的心中,朱涛他们早已经是神。

就这样,一路上,老头不停的唠叨,朱涛和张伟漫不经心的说是或者不是,刚才还想听点什么内幕消息的朱涛失望之极。

“老伯,我们先不去军校,我们先去卫戍团的基地看看”,看着时间还早,朱涛想去卫戍团走走(卫戍团的基地就是在天京市南10公里外的原军事基地)。

“好呢,你们坐稳了”,老头把缰绳摇了摇,马儿条件反应式的加快前进的脚步。

马车在这条宽度达10米的水泥路上奔驰,作为整个南洋地区修建最早的这条水泥马路,栽种在马路的金鸡纳树已经在公路两边扎下了根,加上这里雨水充足,金鸡纳树长得很快,偶尔还能看见一两株看着黄白色花的金鸡纳(金鸡纳树约有40余种,产南美洲,栽培作为药用的主要有4~5种。金鸡纳的树皮含有丰富的奎宁,其中被称为弱金鸡纳碱又称辛可宁的药物含量也不少。奎宁是重要的抗疟药,能消灭各种疟原虫的裂殖体,抑制疟疾的发展)。

“我说老张,你也真够行的,这点路面都被你利用起来了”,看着从两旁不断闪过的金鸡纳树,朱涛开起了张伟的玩笑。

“你就别取笑我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的女部长(丁敏——中华共和国卫生部部长)一天到晚的问我要奎宁、要麻醉剂、要消炎粉,我都快被逼疯了,没办法啊”,张伟略有感慨的说。

两人一路上嬉闹着,不多时就来到卫戍团的驻地。

3000名卫戍团的士兵刚刚完成早晨10公里负重长跑,作为卫戍团团长的夏凡(原海军陆战小队队员)接到卫兵的报告后,马上把队伍在宽大的操场上整理好,自己带着另一个人来到大门口迎接朱涛和张伟。

“哈~!我们的夏大团长,今天怎么这么积极了”,一看见夏凡,张伟每次都要打趣一翻。

“报告司令、总理!卫戍团和海外兵团集合完毕,请检阅!”夏凡看着被张伟抢先,马上站好敬礼报告。

“恩,前面带路”,除了在张伟面前,一般是单独的情况下,朱涛都是一脸的严肃,虽然他的严肃在他外表的衬托下,有点不门不类,但在整个中华解放军中可没有人敢把这张脸不放在眼里。

“老朱啊,你可不地道!我只知道你准备弄海外兵团,没想到已经弄好了”!张伟边说边打量站在自己前面的一个黑人小伙子,绝对超过1.75米的高度,平视起来和自己差不多高。

“报告总理!我是海外兵团的团长曼德麦,南非人,但现在已经是中华共和国的公民和一名战士!我也有了一个中文名字,曼中华!”曼中华吃力的用着华语,虽然说得不是很好,但很清楚,也很用力。

“好,好,小伙子不错,给我介绍下你们兵团的事情,可有兴趣”?张伟拍拍曼中华的肩膀,显得非常和蔼可亲。

“好的,那么就请司令和总理先参观我们海外兵团,而后检阅卫戍团,不知道可好”?

“没问题,请带路”,

“请首长跟我来”。

朱涛和张伟在曼中华的带领下,仔细检阅海外兵团的每一个人,虽然朱涛全权负责了海外兵团的组建工作,但这么仔细的检阅兵团还是第一次。海外兵团全部由黑人组成,其中南非人占了1/3,他们原来都是西方国家从非洲卖到南洋的黑奴,在被解放出来后,他们这些人在知道政府要组建海外兵团后,报名考了进来,经过层层选拔,共有500人留了下来,他们这些人中在目前还只有10人成为中华共和国的公民。朱涛把这500人组成一个兵团,兵团包含三个步兵连,一个炮兵排,一个侦察排,部队的编制按照解放军营级单位整编,享受和解放军一样的待遇。而曼中华幸运的成为这个兵团的团长,曼中华对于自己能从一名黑奴变成一名兵团的团长,这其中的激动与幸运,只有他自己能明白。就是比起自己以前的身份,他也不觉得任何的寒酸,‘总有一天,我要报答我的一切’!曼中华无时不在提醒自己。

看着眼前的一个个站得整齐的黑人士兵,他们已经没有面黄肌瘦的威胁,黑奴的身份在他们心中已经成为过去,对于自己的明天,他们有很好的期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华外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华外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部 南洋经略 第十四章 几条战线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