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铜锁鸳鸯记》这部小说写于2012年的12月中下旬,开始在**网的读书频道首发,到2013年的12月完稿,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

一些读者看过之后,建议我发到,于是,我在一三年的四月开始在开始连载。

其实,这部小说当时只是个短篇小说,大概六七万字左右,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有读者给我发私信,希望我能够继续写下去,之后,在工作学习之余,我接着开始了续写,非常感谢读者给予的大力支持,令我这部小说得以顺利完稿。

开始写《铜锁鸳鸯记》这部小说,主要是因为我比较喜欢汉朝的历史,尤其是对汉朝的英雄人物感兴趣,于是,就诞生了这部小说。

纵观近现代小说,人物性格鲜明的不在少数,由于我是通过主要人物的语言和故事,来衬托人性的两面,使人物性格鲜明,展现的一览无余。像赫连托、慕容德涛这两个人物都是将人性的两面表达的特别分明。

加之故事发展都在情理当中,根据故事发展变化,结局也在我的意料之外,这也是读者书评中提到的这部小说的一个特点。

因为《铜锁鸳鸯记》主要写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的后人,所以,要对《史记》中关于李陵的记载进行详细得了解,虽然小说中涉及李陵的地方非常少,但是关于他在匈奴,以及娶了拓跋氏为其妻,后人的姓氏,都是有史实依据的,也非完全戏说。

史书上确有相关记载,《南齐书.魏虏传》中记载道:初,匈奴女名拓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虏甚讳之,有言其是陵后者,辄见杀,至是乃改姓焉。魏虏即是指北魏的拓跋鲜卑,因李陵有妻名拓跋,故后代以此为姓。

这段史书里就记载了,李陵投降匈奴后,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拓跋氏,按照胡人的习惯,往往要跟随母姓,所以李陵的后裔就姓了拓跋。也因为李陵是被俘虏投降匈奴的,也有一说李陵忌讳这个耻辱,所以,就让后人都姓拓跋了。

当然,史书里提到,李陵死后不久,匈奴内部发生了内乱,李陵儿子迁大泽之东。大约在汉宣帝末年,李陵后裔的拓跋部落通过联姻等方式,形成了一个鲜卑拓跋部。几百年后,这支部落建立了北魏。公元450年,北魏发生了一次惨案,由于环境变化,北魏皇室霸占了李陵后裔的拓跋姓氏,为保存自己,李陵后裔又恢复了李姓。这一点,在宁夏固原出土的《李贤墓志》中已经说到了。

所以,我在小说里,就安排了一个慕容鲜卑女子与拓跋男子的爱情故事。

关于匈奴人的姓氏和匈奴人的官职,也是有些依据的,并非完全改编。

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姓氏,大多是复姓,比如:赫连,宇文、步六汗等等,司马迁《史记》所载的秦及汉初时期,匈奴除少数贵族外,大多数根本无姓氏。

《史记》之《匈奴列传》、《汉书》之《匈奴传》中匈奴异姓贵族只有呼衍氏、兰氏和须卜氏三大姓氏,但到了东汉异姓贵族的姓氏增加到四个。《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载:单于姓虚连题,异姓有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民单于婚姻。呼衍氏为左,兰氏、须卜氏为右。

《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记载了王昭君的两个女儿,嫁到须卜部落的为须卜居次,嫁到当于部落的为当于居次。文颖注曰:“当于亦匈奴大族也”。文颖为东汉时人,汉末曾为荆州从事,魏建安中为甘陵府臣,其所云当相当可信。

司马迁在《匈奴列传》所列的匈奴官职中只有左右骨都侯,而在《后汉书》的《南匈奴列传》却有韩氏、当于氏、呼衍氏、郎氏、栗籍氏以及须卜氏等众多骨都侯,这表明司马迁之后,尤其是东汉以来的匈奴政权中异姓贵族大量增多,并开始以部落号为姓氏。

这部小说已经在连载完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读后,多提宝贵建议,再次感谢读者的支持。

2013年12月23日

作者:涵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铜锁鸳鸯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传统武侠 铜锁鸳鸯记
上一章下一章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