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神玉

第261章 神玉

考古学中最讲究追根朔源,找到历史的根源是每一个考古人的梦想,而追随根源的线索可能是一张八仙桌可能是一块石头也有可能是一块岫岩玉。

人们对于玉器的喜爱和推崇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一开始是贵族到后来的平民老百姓,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

岫岩玉因为到现在也价格便宜产量巨大所以并不是玉石市场上的极品和稀罕物,但是那是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以我考古角度来说对岫岩玉却是心怀感激的,因为追随着岫岩玉的玉路我们便可以打开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扇窗。

时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出现了由礼器转向佩饰的趋向,出土的这一时期玉器,以河南光山县黄君孟墓等最为重要。

黄君孟墓为春秋早期墓葬,其出土的玉器有环、璜、鱼、兽面等,其中有许多透明度较高的岫岩玉。同样在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古玉器中,也有许多岫岩玉。

到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丝绸之路的进一步畅通,科学技术与各类手工业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大批精美玉器的出土,尤其是玉衣的出土说明了汉代玉石产业的繁荣。

1968年,河北满城出土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的两套金缕玉衣,距今2000多年,轰动了世界,被称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刘胜的玉衣由2498片玉组合而成,窦绾的玉衣由2160片玉组合而成。经鉴定金缕玉衣的玉片是由岫岩透闪石老玉所制,金缕玉衣的出土,证明了岫岩玉的开发利用在汉代已有相当规模,并被王室大量使用。

国内外的人们只知道金缕玉衣的了不起,只知道中山靖王火了却很少有人清楚金缕玉衣的材质正是来自岫岩。然而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人们只会选择的记住某一方面而忽略了也许更重要的方面。如此循环往复不会停止,除非哪一天真的地球毁灭。

到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岫岩玉继续被王室大量使用,如东晋的龙头龟玉印、南北朝的兽形玉镇等,都以岫岩玉为原料雕琢而成。

唐宋到元明时期,有关玉器和玉石的名称屡见史书,并且在宫廷用玉中被用来“分尊卑,辨等列”。

明中期以后,琢玉工业有了显著发展,出现了北京、苏州、扬州三个著名的琢玉中心。

明代晚期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中关于玉的产地曾明确指出:“朝亚北太尉山有千年璞,中藏羊脂玉,与葱岭美者无殊异”。

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认为此玉产地就是现在岫岩产玉的地点。这说明明代岫岩玉不仅被开发利用,其上等羊脂玉还被玉石行业看好。我国著名古玉收藏家、鉴赏家杜心所收藏的出土和传世的161件历代古玉中,经鉴定,其中就有47件是岫岩玉。

包括唐宋的兽首玉杯、元代的玉耳盖瓶、明代的龙头玉环等等。历史进入清代,中国的玉器发展到鼎盛时期,尤其是清盛世的康熙、乾隆朝,更以玉为重,玉肆作坊遍布朝野,用玉琢玉盛行于世。

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再加之岫岩处于东北清王朝的发祥地,于是岫岩玉迅速进入较大规模的开发时期。

清咸丰七年所修的《岫岩志略》载:“岫岩石”(岫岩玉)“石具五色,坚似玉,……邑北瓦沟诸山多有之。道光初年,偶有玉工采制图章诸文具稍供清玩,后遂盛行于都市。好古之家,每雅意购求,往来士夫,亦必充囊盈,争出新式,分赠知交,以为琼瑶之报”。

由于清中叶,西北连年战争,导致西北玉路受阻,于是使岫岩玉迅速进入较大规模的开发时期。在现今岫岩玉两大主要产地,哈达碑瓦沟、偏岭细玉沟都发现了古玉矿遗址。一处为斜井玉矿,一处为露天古玉矿。

椐有关史料记载,瓦沟荒沟东矿区,就是同治十三年,一王姓沿着古矿坑遗迹发掘发现并开采形成的。

清末,在瓦沟有玉石采矿厂10余处。《满洲地方志草稿》中记载:“宣统年间岫岩城西北的瓦沟玉石场,挖掘面积为二万三千七百五十丈,可见已具有相当规模。在与瓦沟相邻的偏岭细玉沟,人们则沿着沟内一条长约五公里的河床采捞河磨玉。由于岫岩玉被大量开采,关内一些玉雕匠人,纷纷到岫岩落脚,以琢玉为生,先后在瓦沟一带开设玉器作坊。

后又发展到岫岩城内西大街,西大街因其遍布玉器作坊,故一度称为“玉石街”。上述情况说明,在清代岫岩玉或至少在清代以前,就形成了具有规模的矿山开采,并同时掌握了斜井开采技术。

正是由于这些辉煌的历史,奠定了岫岩玉在宝玉石界中华传统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岫岩玉在现代的辉煌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玉琮,还是几千年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金缕玉衣、玉玦、玉璧等都被古人当做通神祈运的灵物法器。岫岩玉应用的鼎盛也就出现在这个时期,这是中国玉文化里典型的神玉文化阶段。并且这种神玉思想也一直传承至今。

岫岩玉玉雕师自古传承北派玉雕工艺,花鸟鱼虫山水工艺尤为擅长,这些工艺也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在岫岩,所有的玉雕作品都是围绕着美好寓意而设计制作的,无论价格高低,玉石作品完成后,都带有大祝福,大好运的美好寓意。

记得一天晚上教授跟我说岫玉玉料,本无好坏之分,创作者通过生命感悟与艺术修养使其绽放独特生命。每块料都是绝料,与之对话,即是与天地人的沟通。因此,玉雕创作恰是“为道日损”,以减法为则,以简驭繁,化“腐朽”为神奇,表达生命之大美!

由艺入道,与时代共鸣,玉雕艺术无止境……愿将心血化岫玉,成就天地之绝唱!近几年来,无论传统的绿色岫玉,河磨玉、老玉,还是颜色丰富极具特点的多色花玉,都被岫岩本地的玉雕大师合理利用。随着岫玉的稀缺,大家开始重视每一块玉石原料。可以说玉本身就有生命,创作者借玉雕工艺,以生命感悟生命,以生命交融生命,焕发其生命力而已。每块玉料的形成,既有科学的自然规律,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色彩,所以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它的爱未有丝毫变化。

中国玉文化经历了神玉--王玉--民玉的三大阶段,而神玉阶段的典型代表就是岫岩玉。

通过这些历史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皇权富贵,岫岩玉一直被作为中国人通神的灵物,这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一种玉文化,几千年亘古不变,这才是岫岩玉真正的价值所在,是中国人无价的精神信仰!

顾青姐离开的时候给孩子留下一个大包,最普通那种黑色的手提包,用了很多年了,上面几个错乱的英文字母。就在我给孩子翻找衣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暗红色的小袋子,里面突然掉出两个雕工极其精美的玉坠。

玉坠的形态居然是站立的天熊!

而材质正是到处可见的岫岩玉,岫岩玉老玉,跟金缕玉衣的材质吧十分相似,我禁不住闭上眼睛把两只天熊玉坠放到鼻子底下闻,一股古老悠长的味道从玉石当中传来。

这两个玉坠属于阳光之物,从未埋藏在地下或者陪葬过,也就是说世代相传到现在,如果从汉代计算至少也有2000多年了。

这说明什么?

肯定是家族的传承,肯定是顾青拼命要给孩子们保留保存下来的珍贵物件,这个无意中的发现让我的心情有些激动。看来顾青家族绝不仅仅是帮忙挖掘牛河梁那么简单。

我突然想起那个要把我活埋的女人,她不就是守着一座古墓么?难道顾青姐的加人是牛河梁的守墓者?

当然这只是我的假设而已,可是现在所有的事实都说明顾青姐隐藏的秘密就是牛河梁的秘密。其实我内心更加激动的是牛河梁附近遗址包括兴隆洼赵宝沟全都只挖掘了很小一部分而已,还有更多更大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发掘。

对于自己未来的考古之路我有着比较清晰的规划,一边全国各地考古挖掘一边继续寻找母亲,在这期间我会把至少一半心思放在考古挖掘整理和保存的科技技术上来。因为牛河梁以及很多很多大型遗址之所以没有被继续挖掘有的还原地回填都是因为考古发掘和保存的技术不够。

挖出来就等于破坏,我心中有一团火正在熊熊燃烧,仿佛忘了自己所深处的险境窘境。专心是可以让人忘掉危险的,也如同眼前的两个孩子不再苦恼,只是可怜兮兮的看着我,什么也不做,好像在用小小的眼神祈求我带着他们回到牛河梁找妈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无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无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1章 神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