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冤魂

第273章 冤魂

如果我有一双千里眼就好了,就能隔空穿越20公里看到顾青身上和周围发生的一切,可惜千里眼顺风耳只存在于传说和神话当中。

要是我有一架直升飞机也好,要是我有一台足够强大的越野车也好,要是我能跟着一起去牛河梁也好。

人在焦急无助的时候总喜欢胡乱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和东西,不停的给自己心理暗示,不停的想象着超越自然规律的事情。

然后等待奇迹的出现,只是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就是他们很难实现。

但这却是某些时候某些人唯一可以期盼的希望,唯一的曙光,除了奇迹他们再也找不到别的出路,那么奇迹就成了支撑他们苦苦坚持下去的原始动力。哪怕最后的结果根本没有奇迹出现,至少他们自己也因着这个愿望独自活了下来。

这便是生活的残忍和无奈。

自从回到金陵被分开的那天起我一直没有间断给师母和唐婉打电话,至今如此,虽然明知道电话打通的希望很渺茫可是我还是固执的坚持。

文文小小终于追着了安静了,我不敢掉以轻心,斜靠在两个小女孩旁边守着,在发信息,分别发给师母唐婉和教授。

自从教授第二次失踪以后我也坚持给他发信息,我相信他可以收到他只是不做回复而已。

信息依然石沉大海毫无回音,好在我早已习惯了,我非但没有感到绝望反而还觉得心里踏实,因为师母唐婉和教授还有手机号码可以发信息而母亲,我的母亲我根本什么都联系不上。

而且她很有可能已经死了,十几年前就死了,白城有条白水河,母亲那天早晨出门的时候刚刚发过洪水,也许她一不小心掉进河里,这也是村里所有人达成的共识。

甚至连父亲也已经相信,这个世界上唯一不相信的人只有她的聋子儿子,与其说不相信还不如说不愿意接受那个残忍的事实。

这些年我在村里又多了一个绰号,别人叫我傻子,母亲明明已经死了很多年可是我却仍然每年花费很多金钱时间去寻找并且看起来没有尽头,只要我还活着就会继续找下去,直到找到母亲或者她的尸体亦或者我自己也死了,当我满头白发的时候。

我轻轻起身来到门前检查门锁,检查完便来到床边慢慢拉开厚厚的窗帘向外看去,外面的风雪已经停歇下来,街上依然没有人,这种天气谁都知道躲在家里更安全更舒服。何况这是一个小城,一个北方并不出名的小城。

这样的小城在这样的夜色之中本就应该这样的安静萧瑟寂寥,本来就是如此,我只是匆匆而过的一个过客而已,最多只是呆上几天然后很快就会离开。

这里根本不会留下有关我的任何痕迹。

历史就是如此,一个考古学学生本就应该有这样的自觉,默默无闻的自觉,默默走来默默离开的自觉。

突然想起一首诗词,苏轼的诗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禁不住在心里自己嘲笑自己,我也不知道为何年少的自己会突然变得如此苍老而沧桑,我喜欢苏轼,不光喜欢他的词更喜欢他的人。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的诗词我全都会被,而且每一首都反复研读过上百遍。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地。元丰二年四十三岁的苏轼任湖州知州,上任后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被新党污蔑“愚弄朝,妄自尊大”、“包藏祸心”,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从轻发落的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失意的日子,却也是他最为“诗意”的阶段。《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都是谪居黄州期间所作。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这首《初到黄州》是苏东坡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他当时复杂矛盾的心绪。开篇便是自嘲“平生为口忙”,因乌台诗案“事业转荒唐”。接下来一句却开始赞美起“鱼美”和“笋香”,失意之中还不忘美食,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对猪肉爱的深沉,还为其专门写了一首有名的打油诗《猪肉颂》。这首诗和东坡肉都诞生于苏轼被贬于黄州。

这不仅仅是一首对于猪肉的赞美诗,还教会你做猪肉的基本方法——微火煨炖。

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在牛羊肉盛行的唐宋时期,苏轼身体力行为猪肉正名。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就曾说“凡猪肉久食,令人少子精,发宿病。豚肉久食,令人遍体筋肉碎痛乏气。”对此,苏轼表示这纯属扯淡。

他曾用猪肉比喻自己生平所学,在《答毕仲举书》写道:“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

苏轼是一个诗人词人文学家艺术家也是为官一方的父母官,但纵贯他一生的却是一个大吃货,这不是对他的贬损而是对他的尊重。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几次被贬被流放甚至流放到了海南之地。可是他不管生活多么不如意不管环境多恶劣始终追寻着一个吃货的快乐。

那么我一生要追随的是什么呢?

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我的母亲。这是我唯一的答案,一辈子都不会改变的答案,不管以后我真的找到了活着的母亲还是一座荒凉的孤坟……

孩子睡着了一切都安静了,很多人都会认为聋子的世界从来无声,无声就代表安静,他们错了,但是这不怪他们,因为他们不是聋子。

聋子的世界的确安静,只是这种安静是生理意义上的安静,孩子哭闹的时候看在眼里便是不安静便是热闹。

跟寻常人听见的热闹没什么区别。

孩子睡着了一切安静了我的脑子里突然充满苏轼,他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小强,一个打不死的小强。

关汉卿写了一首《一枝花不伏老》,他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关汉卿是我在安静之中想起的第二个人,他和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三人,一起被人们称做“元曲四大家”,关汉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什么叫元曲呢?

元曲主要是指杂剧,它是一种把歌曲、道自、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元朝统治的时候,有很长时间*行科举考试。到后来,虽然举行了,但参加的人数很少。

以前的读书人主要通过考试来做官,那么现在的读书人都干些什么呢?

他们中间有一些既不想做官,又不想去做隐士,于是他们就去写杂剧。当时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戏剧家,如王实甫、杨显之、“元曲四大家”等,其中,关汉卿是最杰出的一个。

关汉卿是大都人,号己斋史,大约生于13世纪20年代,13世纪末去世。这个时候,正好是蒙古灭亡金朝和南宋的时候,社会十分不安定。他从小就看到社会上的不公平,亲眼看见和听到了许许多多贪官污吏、大地主所做的种种坏事。在他六七岁时,有个叫石抹威的人做燕京的长官,非常凶残,杀人就像割稻草,常常抢夺人家的妻子和女儿,还让他的亲属在大白天里,把牛车赶到老百姓家门口,见东西就抢,谁敢阻拦,就把谁一刀杀死。

关汉卿从小就感受到许多这样的事情,他发誓要揭露这人间的不公平。

关汉卿出生在一个医生之家,从小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他既会写诗又会作曲。他特别喜欢杂剧,组织了专门创作杂剧的团体—王京书会。书会里的剧作家都和关汉卿一样,跟城市里的下层人民生活在一起,了解人民的贫苦生活,他们不愿读书做官,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一曲又一曲杂剧,来告诉人们这世上的黑暗,同封建势力作斗争。

关汉卿很有才能,他不但写诗写剧,还会下棋、踢球、歌舞、演戏、吹弹等。他还经常和艺人歌伎生活在一起,去熟悉他们的生活。关汉卿还经常向当时最著名的女演员珠帘秀学习,和她一起唱戏,骂那些贪官污吏。《窦娥冤》里的窦天章,就由关汉卿扮演过。

关汉卿一生共写了六十三个杂剧,至今还保存完全的只有十二种,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这些戏剧,有的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有的是从历史故事中得来,很受人们的喜欢。这些杂剧,大部分都是揭露恶霸地主、贪官污吏的罪行,歌颂下层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

关汉卿的这些作品,使那些贪官污吏们非常害怕,他们十分痛恨关汉卿,想尽种种办法陷害他。但他一点也不害怕,继续同他们作斗争。他在一首曲子里,称自己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表现了他要跟坏人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

关汉卿晚年时,正是阿合马、桑哥等奸臣专权的时候。他们仗着会理财,得到忽必烈的信任,就到处抢夺人民的财产,使百姓的生活非常困苦。桑哥派人到南方去搜刮钱财,许多人倾家荡产,有的人被关进了监狱。关汉卿看见这些,非常气愤,就再一次拿起笔,写下了《窦娥冤》这部杂剧,抨击黑暗的封建统治。

《窦娥冤》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窦娥七岁的时候,她的父亲窦天章因为要进京赶考,借下了高利贷,没有办法还清,就把窦娥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没想到窦娥的丈夫很早就死了,她守了寡。有一天,蔡婆婆去找赛卢医讨账,赛卢医还不起钱,就把蔡婆婆骗到郊外,要用绳子勒死她,抢夺她的钱财。

正在这个危急关头,张驴儿父子救下了蔡婆婆。当他们听说蔡婆婆家还有个年轻貌美的媳妇后,就要她们婆媳嫁给他们父了俩。窦娥坚决不答应。于是张驴儿就想害死蔡婆婆,逼窦娥嫁给他。一天,蔡婆婆病了,要喝羊肚汤,张驴儿乘机在汤里放了毒药,却没想到药死了自己贪嘴的父亲。张驴儿却反咬一口,诬陷窦娥害死了他父亲,把窦娥扭送公堂,想乘机抢夺她的财产。张驴儿买通了贪官,这个贪官竟把窦娥判定死罪杀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无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无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3章 冤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