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女娲坟探秘

第408章 女娲坟探秘

这是基本的气候原理并不复杂,但是古代的人们肯定不会知道的这么清楚,他们先是会恐惧然后敬拜,人类对于自己无法改变和征服的对象从来如此。

天地大道,大道是神。

老子的学说一直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至今仍然如此长盛不衰,是因为它其中包含着最原始最朴素的科学道理。很多时候科学和玄学一线之隔。

干旱和洪水并不矛盾,大量地质资料表明,4000年前的中国整体上呈干旱态势,局部地区却不乏大洪水遗留痕迹。

譬如重庆金佛洞、湖北神农架山宝洞石笋氧同位素、碳同位素记录显示,进入到公元前2300年之后,东亚季风大幅减弱,长江中游降雨锐减,气候趋于干冷。

同时,对湖北荆门钟桥遗址、长江下游良渚文化遗址的沉积物与沉积环境的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到公元前2300年之后,以上地区气候波动很大,洪灾频繁而剧烈,且具有普遍性。

当然,实际情况比这复杂的多,气候异常可能引起短时间内的极端旱涝交替发生,1997-1998年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是距今较近的一个例子。

拿我国来说,1997年我国北方罹遭大旱,翌年东北地区的松花江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却同时爆发特大洪水,受灾人口超过2亿,死亡逾4千人。

四千年前的先民可能陷入了相似困境,气候系统不稳定,干旱及降温事件增加。

《竹书记年》记载了“夏有冰”的异常现象,夏季结冰,反映了某些年份的强烈降温。

《淮南子·齐俗训》则说“禹之时,天下大雨”,大禹在南下击溃三苗后,其天下应当囊括了长江流域。

《尚书·禹贡》大禹治水范围的描写,譬如彭蠡治水、荆州治水,也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结合上文的分析,气候振荡,雨带南移,南北方普降大雨,正与史料相符。

降水变率的上升则提高了异常洪水发生概率,根据考古和地质资料统计4000年前的中国洪水概率,虽然显示南方洪水概率总体高于北方,但洪水概率最高的地区却在河北,且当时中国南北方均存在洪水现象。

北方的洪水威胁,可能还与黄河大规模改道有关。某一时期,黄河由东流转向北流,改道后的黄河下游河道横穿河北平原中南部,于天津入海,河水在平原上漫流形成大洪水,这即是《孟子》所说“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泾河流域的考古考察,也证明4100-4000年前,其时期是龙山文化晚期存在大洪水多发期,有五次特大洪水事件。

3800年前,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突然衰退,持续干旱和频发的洪水前赴后继,摧垮了农业基础,农业文化最终被畜牧业文化取代。

4000年前,山东龙山文化也突然衰没,取而代之的是反而比较落后的岳石文化,以及4300年前,内蒙古岱海地区的老虎山文化突然消失,可能均基于同样的原因。

长江流域洪水事件证据更充分,湖北荆门的钟桥遗址在4800-4597、4479-4376、4168-3850年前分别出现过三次大规模古洪水事件。钟桥遗址隶属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体系,是三苗集团聚落。

大禹的南征屠杀,气候剧变带来的洪水,共同造成了石家河文化崩溃,长江中游的文化体系中断,很遗憾的丧失了独立进入文明古国时代的机会。

对比江汉地区,屈家岭早期、晚期、石家河早期、中期、晚期、夏朝、商朝、周朝古文化遗址数量发现,夏朝遗址是最少的,只有10处,相比之下,石家河早中晚期分别有64、61、91处,商朝有68处。

这固然可视作禹征三苗的成果,同时,夏朝10处遗址,海拔均在50米以上,也是唯一在低海拔未发现遗址的时段,或许与该时期水位上涨,以及频发的洪水不无关系。

长江下游,曾经无比焕赫的良渚文化,亦未能挺过此劫,倒在了文明的曙光前夕。

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间,良渚文化所在的太湖平原气候剧变,平均温度较此前升高3℃,年降水量比今天多出200-300毫米,海平面抬升,顶托了长江入海水流,形成壅水。

尽管长江三角洲河湖众多,但12万平方公里低于洪水位的洪泛平原地势低平,河道泄洪能力实际上极差,内陆积水不易宣泄,因此内涝、洪灾频发。许多良渚文化后期遗址发现有厚厚的泥炭层,就是湖沼扩张的堆积残留。

大洪水淹没了良渚,幸存者四散逃离故土,良渚故地出现了数百年的文化断层。

直到三百年后,马桥文化移民到来,太湖流域才再次有人类聚落定居,这已是另一系统的文化。

洪水传说,是人类对于那场浩劫不可磨灭的真实记忆,这记忆或者来自某一次惊天大洪水,又或者是绵延数代人生的痛苦沉积。

诺亚方舟和大禹传说指向的可能并非同一场全球性的大洪水,甚至未必是同一次气候异常,其间可能存有较大的时间差异,在取得可信的证据之前,不必、也不宜把这些洪水传说归结到同一时间线上。

科学的探索首先允许各种可能,然而考古学却不可能只依靠科学的探索和解释,因为古代并非现代他们对于科学还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说法,即便他们运用的是科学的道理他们更多也认为是非人力所为也认为是上天所赐是神之力。

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的神话传说多而繁杂,但是最后都走向共同融合之路并且没有断代没有中止毁灭,这在四大文明当中是最难的和可贵的。

我们的传说是从女娲开启。

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还有盘古开天地等神话故事,一直以来好多人都相信有女娲的存在,并像女娲祈福,以获得平安与幸福。

不过也有好多人根本不相信有女娲的存在,认为是一个谣传,但在陕西一个小地方,却有人世代守护女娲庙,并且知道有女娲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是说相信科学嘛,怎么这样荒唐的事还会有人相信。

话说在有一天,女娲发现发现天漏了一个大洞,于是千难万险的集齐天地之间的五彩石用来补天,爬上高山,用自己的仙力,将天补上。天补好了,女娲由于几天几夜没睡觉,耗尽仙力,最后沉落于大地。人们为了感激女娲的救命之恩就修筑女娲庙,并有专门的人来看护女娲庙,这就是女娲的故事。

女娲到底存不存在,令后人也是十分好奇,所以很多人相信科学,说女娲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一些老人却说,女娲真的存在。

在陕西安康县有个世代守护女娲庙的人说,不知何时开始,他们家就一直守护女娲庙,保卫女娲在人世间的真身,而且他们还有个秘密任务,就是看护女娲坟。

我们一听女娲坟,怎么可能存在,于是这个人就讲,女娲坟的具体位置不太清楚,在他父亲去世之前告诉他,女娲坟就在女娲庙的下面。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没有人敢探测其女娲庙的下面。

在距离女娲庙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不知名的古墓,当地人把这个叫太子坟。这位太子就是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历史总是令人十分惊讶的,所以至今也不知是真是假,况且又没有地方可以考证,只能全依靠老人一代代传承下去。或许这世间真的存在女娲,只不过由于年份久远,无从考证。

女娲不仅补救了天的漏洞,而且还是大地之母,捏造了人类,将人类分为等级。用手捏的属于上等人,用鞭子抽出来的属于下等人。不过呢,自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人们开始怀疑这些东西,说人类是由猿猴一步一步进化而来,不过我有个小疑问,请问猿猴是从哪里来的,人的生命又是何时起源的?

是谁赋予了人的生命?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所有的疑问,都将伴随着我们人类的文化发展。

从我从事的研究和专业角度来看我是倾向于相信真的是有女娲存在的,因为女娲是我们世界文化持久的发展。

她代表着我们老祖宗的聪慧,坚守等品质,她用生命守护大地,给我们带来安宁,所以我情愿相信有女娲的存在,不仅因为她是天神,更因为她身上所拥有的品质,都是我们现代文明所需要的,而不是狡诈欺骗。

女娲的文化距离我们现在该有一万年了,很多人都不相信女娲的存在,但上古神书的确记载了女娲的存在,难道女娲、大禹的存在只是神话,还是他们根本存在过,只不过完成了使命以后,就沉睡在大地上,用身躯继续守护人类的世界,象征着伟大与无私。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神奇的人物,盘古、女娲、精卫等,这些人物的发现,象征着老祖宗的智慧。

女娲墓的出现,令更多考古学家痴迷,都说女娲是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一切都需要靠事实来说话,不能仅靠自己的想象,所以在很多人心中,还是很期待女娲的存在。

这也就将中国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我们更愿意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无论女娲是否存在,他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

而距离我此刻咫尺之遥的红山女神庙的女神头像很可能就是揭开女娲谜团的一把钥匙。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无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无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408章 女娲坟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