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伯乐之眼

第420章 伯乐之眼

时间在我和老板聊天中又过去了半个小时可是谭阿姨还是没有出现,这让我不得不怀疑咖啡店老板是不是跟谭阿姨早有串通,他们原本就是一伙的,尽管也许并不是坏人但是至少要对我封锁师母的一切消息。

而刚才老板放出来的有关唐婉的消息也许只是一个烟雾弹就是专门扰乱我的方向,实际上他们早已经明秀站单独陈仓。

也许这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法,只是咖啡店老板有种天然让人信任的魅力,把我这种人都给唬住了。

我现在有两种选择,第一立刻奔出去看看亡羊补牢还还不来得及,第二则是以不变应万变,既然基本失去了谭阿姨那边的线索那就从老板这边下手。

好在并没有白来一回,冥冥之中自由定数。

老板似乎也在观察我的微表情,他是个人精,什么样的人往他跟前一坐他立刻就能看出来,身份背景学历性格全都研究透。

这是一种本事,叫做识人之能。也就是中国古时候著名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眼前的老板能跟教授那样的怪胎和师母那样冷漠人相处几十年成为真正的朋友。

首先他必须得有识人之能,得是个伯乐。

老板就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一般话题一转,“世人只知商鞅如何却少提申不害。”

老板显然还是个博学的人并且喜欢研究历史。我并没有对此作出回应,转头看向窗外,这是我的优势,我不想听谁说话不看他的嘴形就是,世界就会变得无比清净。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孝公去世后被继位的秦惠王以谋反罪处死,家族也被连根拔起,烟消云散。

后世学者常常感叹,如果商鞅处事圆滑一点,不那么强调“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犯事的贵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最后不会如此悲惨!

可是,懂得人情世故的商鞅还是历史上那个重法的商鞅吗?

他之所以被重用,是因为秦孝公很欣赏他对法的执着,没有了秦孝公,没有了那份执着,他什么都不是。

这也是我们后世尊重商鞅的重要原因之一,成大事者往往都要有不同的风骨和毅力。

商鞅他对于整个秦国的作用不用多说了,如果没有他的话,或许秦国一直都是一个二流的国家,没有可能会成为最后的胜者,虽然秦的成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他的变法是起到了奠基作用的。可见他对于秦国的重要性,可是他这个人虽然在秦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抱负,却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最终也是让新继位的惠王给杀掉了,偏偏他死了,他的这些法令却没有被废黜,等于他的死亡,还是让他的改革继续延续下来了。

但是我觉得商鞅他的死不简单,首先我认为一开始就支持他变法的孝公本人,就有着要杀他的念头,商鞅这个人虽然有着杰出的才能,可是他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有很多处理不当的地方,比如一些事情用法实在太严了,就直接惹怒了国内很多人的权贵,这些人都是秦国立足的根基,可以说商鞅的这些做法也彻底激化了国内的矛盾。偏偏孝公都一直支持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商鞅也是被国君给推出去做了一个替罪羊了。

很多涉及到了核心利益的改革,没有孝公他的点头是根本没有办法实施的,甚至很多的变法本身就是为了维护孝公他的地位,这些东西很有可能都是他背后主导的,可是名义上却都是由商鞅来出面,得罪人的事情都让他干了,而孝公成功把自己给摘出来了,不得不说心计非常深沉了,而且我认为孝公也没有那么信任他。

如果他真的信任商鞅的话,就明白这个事情让商鞅得罪了太多的人了,而且他给了商鞅这么高的地位,也让很多人都非常记恨他,这个时候孝公要不就是把他赶走,要不就是想个办法来保护商鞅,其实他给商鞅一个免死的信物起码是可以保证商鞅能够活着出秦国的,可是他没有,在整个被杀的过程中,商鞅没有一点反抗的能力,直接就成为了新君的牺牲品。

我认为这个事情也是孝公安排的,他故意留着商鞅给自己的儿子,因为这个时候商鞅已经集中了国内所有的仇恨,除掉他的话就可以得到所有反对势力的支持,而且还可以让新法继续来推行,这个事情就自然给了惠文王成功揽权的机会,所以他们父子在处理商鞅的问题上面,有着自己的谋划和考量,商鞅就成为了他们的牺牲品。

而老板嘴里说的申不害则是另外的例子,这两人的对比实际上刚好暗合伯乐之说。

扯远了,大鹏今天想说的是法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申不害,相比而言,他就比商鞅会来事多了,因为他学的是法家的术,强调揣摩人心。

申不害出身还不如商鞅,起步于郑国的小吏,也就是现在的科员,所以深知领导提携的重要性,非常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

郑国被韩国吞并后,申不害出国留学了几年,然后就摇身一变成了法家代表人物,当上了韩国政府的高级参谋。

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伐韩,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危急关头,申不害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执圭去见魏惠王。

申不害说:现在魏惠王十分自大,特别好面子,您执圭去拜见他,他一定会很高兴,然后下令撤兵。

韩昭侯采纳申不害建议,亲自执圭去朝见魏惠王,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并与韩国约为友邦。

韩昭侯从此对申不害刮目相看,一有什么大事解决不了就找申不害商量,所以他逐步成为韩昭侯的重要谋臣。

公元前353年,魏又起兵伐赵,赵成侯派人向韩国求援。韩昭侯一时拿不定主意,就找来申不害,问他该如何应对。

申不害也很为难,万一自己的意见不合国君的心意,很可能失宠啊!于是就回答说:这是国家大事,让我考虑考虑再答复您吧!

下殿之后,申不害赶紧去游说大臣赵卓和韩晁,鼓动他们分别向韩昭侯陈述是否出兵救赵的意见,自己则暗中观察,摸透了韩昭侯的心思。

待时机成熟,申不害便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一听,果然十分高兴,这跟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样,于是与齐国一起发兵救赵。

类似的事件还有不少,韩昭侯对申不害处理外交事务的卓越表现很满意,于是力排众议,破格提拔申不害为相,以求变法图强。

申不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惩治贵族、取缔封地,使君主积权力于一身,这让韩昭侯乐得合不拢嘴。

申不害做的第二件事是加强对官员的政绩考核,清除朝廷之中的贪官污吏,这让韩国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一时间,韩国上下一心,国力大增,连司马迁老先生都大加赞赏,“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不过,是人都有私心,申不害也不例外。申不害仗着自己受宠,曾私下请求韩昭侯给自己的堂兄封一个官职,韩昭侯没同意,申不害很不高兴。

韩昭侯说:“这可是你教我的啊!君王要按功劳大小封官,如今你为没有功劳的兄长讨封,我是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

申不害慌忙请罪,对韩昭侯说:“君王真是贤明君主,请您惩罚我吧!”怎么样?这俩人算得上是一个千里马,一个伯乐了吧?可惜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因为申不害过于强调领导人的作用,主张以术御道,整顿吏治,致力于打造一个君主集权、清官廉政的国家,所以韩昭侯一死,因继任者能力有限,韩国迅速衰败。

那为什么秦孝公和商鞅死后,秦国仍然成长为超强大国呢?这是因为商鞅的主张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举国上下唯法是从,依法治国,所以人死政不息。

简而言之,就是申不害强调依赖君王,属于人治,所以人走政息;而商鞅呢,强调建章立制,属于法治,所以能一直执行下去。

长久的禁得起历史考验的才是真理,一个人决定一个国家和一个群体的命运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老板的眼光居然犀利如此,当然他再一次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再一次拖延了时间。

而我早已经放弃了追赶跟踪谭阿姨,我要从老板身上得到线索,所以我根本不着急。

反正下午还是会见到谭阿姨,她给出的约定不会作废。现在反而是我稳坐钓鱼台。

老板的眼里终于出现了一点犹豫之色,他好像想不明白我为什么如此平静和无动于衷。

我带着强烈的目的而来,不达目的是绝不会轻而易举离开的,那么我现在在干什么?

他终于意识到他自己成了我的新猎物。

他笑了,“好吧,我其实知道的不多,或者说很少,也许某些地方比你多一点,但是我相信就眼前发生的事情我知道的一定没有你多,因为我是个毫无利益相关的旁观者,你则是参与者,还很有可能是核心参与者。”

我也笑了,“至少你知道师母和唐婉的下落。”

既然老板玩明牌那么好吧,那么咱们就都明牌,看看最后谁会妥协,反正我绝不会退让,因为我无路可退。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无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无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420章 伯乐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