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速写的温度

第532章 速写的温度

自古男女有别而且除了唐婉之外我大学几年从没跟女生组队配合过,而且唐婉也不算组队更像是同行,跟杜小丙才算是正式组队。既然组队就要有个名字或者一个代号,我们小组的名字是现成的,就叫疯狗。

疯狂的撕咬疯狂的查出真相疯狂的保护应该保护的打击必须打击的,突然间好像在这个小小的实验室里诞生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疯狗这个代号永远上不了台面不过在我们彼此心里却最合适不过,这个名字我们几乎异口同声,思维高度一致。

硬要说心有灵犀也成,不过我并没有过多少经验,唐婉给我的感觉不是心有灵犀而是聪明通透玲珑好看青春。我居然开始在心里默默比对着两个女生,然后自己笑了,再一次自己嘲笑自己,因为这两个女生跟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我的女友和妻子。我还是忍不住想一想,对我也许是好事,嗯,至少开始变得接近正常一点。

疯狗软件仍然在尽职尽责百分百高速运行的搜索分析,机器比人好的地方便是不知疲倦只要通电通网就会几乎无限循环的运行下去。杜小丙却似乎有心事拿着笔在纸面上画图,类似于思维导图一类的。

现场制图快速手绘速写曾经是考古系学生的必修课,然而现在手机摄像机照相机早已经普及所以很少有人再愿意花费那么大的力气那么多的时间去认真学习练习速写了。我喜欢速写喜欢铅笔钢笔水彩笔落在速写纸上的那种真实而踏实的感觉,速写纸当然是无酸纸最好,有些大牌子很贵,我则不太讲究基本上抓住什么都可以画。

后来韩城送了我几本特别好的无酸纸速写本我很珍惜,现代手段的图像影像会精确的记录保存在硬盘之上,但是硬盘的长久保存还有稳定性如何并没有经过万千年的检验,最开始的方块磁盘现在还能正常读取的有几个?

我不反对也不厌恶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只是更加相信自己亲手绘制在优良速写纸上的速写图画,每一本速写本都是一个历史的记录都能保存几十年一百年甚至几百上千年。

偶尔我会去金陵城的博物馆,金陵城有许多博物馆,值得去的就有十多个,但是肯定首推金陵博物馆。

第一次听说金陵的博物院,还是我从金陵的中山陵下来的时候,我想就此打住回去,韩城却很坚定说“怎么不去金陵的博物院啊,来了金陵一定要去金陵博物院,你不去金陵博物院那回去了是要被人们笑得呀。”

韩城故意学习旁边热情的阿姨们温温软软的金陵话,再加上坚定的表情,让我对金陵博物院充满了好奇心,一定要去看一看,不然一定会后悔的。

我也有好奇心只是从不轻易展露而已。

从这里坐车到金陵博物院要坐大约一个小时的公交车,金陵的公交车很方便,人也很少,即使是旅游的旺季,公交车也不会拥挤成沙丁鱼罐头,让你能在两个景点奔波的途中好好的休息一下,当然了,如果你在途中并不是特别劳累的话,也可以看一看沿途的风景,金陵的车来车往也有它独特的韵味。

到了金陵博物院门口,首先看见的就是最里面的一座古风建筑的宫殿,大门和宫殿之间有一片很广阔的广场,广场的中间有一片绿化的区域和美丽是水池,让人看了就觉得心情很好,往里一直走,走进宫殿,里面的风格就和外面看到的不同了,完全都是现代化的风格,这个并没有让我觉得太新奇,因为现在很多的博物馆都已经是现代化的风格了,所以还没有眼前一新的感觉。

再往里面走,就可以探索到这个博物院的与众不同了。

金陵博物院不需要买门票,只要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去机器上取一张到门票,门口会有指路引导你取票的小姐姐,取票旁边也会有人帮忙,真的是很贴心了。

比较有趣的是我第一个去的是科技馆,里面有很多高科技的展览,整个展厅也都是高科技的,如果有喜欢高科技的游客,一定会很喜欢这里的,但是我还是决定去探索这里最最出名的——民国馆。一走进民国馆就让我眼前一亮。我们记忆中的民国馆也不过就是也个大展厅,里面放着民国时期的展品,但是这里完全不是,里面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建筑物,都是完完全全的民国风的建筑。

首先能够看到的就是停在马路边的一辆小轿车,黑色的车身,完全高度还原了民国时期的小轿车,那些我们只能在电视上看见的,只可惜不能进去里面坐一坐感受一下,但是能够看一看一起拍照也是很好的。再往里面走就能看到一个民国风的红绿灯,闪烁着,让你仿佛能感受到民国时期马路上人们的奔波。

走上每一座楼,里面的细节都被完完整整的还原,民国时的桌子,民国时的电话,就连一本书一个杯子,也绝对不会马虎。让人觉得新奇的是,里面的一些小店铺也都是经营民国时的老货物,价格不贵,但是对现在的人们来说是难得一见的新奇物件。爱漂亮爱拍照的人们,还可以租民国的衣服在喜欢的地方拍照,真正感受到民国时期的独特韵味。

我从里面出来之后很长时间都不能忘掉,整个金陵博物院,都是金陵一个很美好的地方,它用自己的方式诉说历史,诉说情怀,虽然都是安静的建筑物,但是却用自己的方法,告诉了每一个游客它的想法。

金陵博物院,一个让历史静悄悄,却也在诉说故事的地方。

那一天整个下午我都呆在里面我看了许多许多,韩城拿着他的高端数码相机拍个不停,当然他很自觉的关闭了闪光灯我则拿出他送我的速写本不停的速写。一个下午我速写17幅,成了我对金陵更加深刻记忆的最好的见证。

最先去的是科技馆可最终停留记忆在速写本上的却都是古物,有建筑有器皿有书画有工具,金陵六朝古都不是随便说说的。

“计划,我们要制定一个疯狗计划,我在画计划图。可惜我的笔记本没有带,用那个智能笔在笔记本上画的草图和计划写的文字可以同时以电子版的形式保存在手机和平板里,然后可以进行二次电子编辑更改完善修饰,同时也保留了速写本上真实的草图和文字,我喜欢这样的感觉。”杜小丙跟我更加不见外然后讲述着她的习惯和喜好。

她说的智能笔和笔记本我知道,一支笔一个本就要2000块,绝不是我这样的人能够消费和使用的起的,不过我也的确喜欢那样的方式,传统和电子坚固,一样的硬笔书法一样的钢笔速写速记。还有韩城送我的速写本就是那个牌子的,一个速写本就要二三百块。

只是这样的价格对于眼前的大小姐来说毫无意义,她突然又歪着头看我,“回头给你拿几个,我一次买了一箱,几十个吧,本子还挺便宜的,笔也买了七支,因为我不喜欢更换笔芯,总是忘记。”

她说的很轻巧,因为不喜欢更换几十块一根的笔芯而随便更换2000块钱一支的笔这很杜小丙,那个配套的笔记本也是专用的,价格是288一本,她随便买了一箱子因为害怕麻烦。

有钱人的世界果然是如此索然无趣,真的,我甚至有点可怜她了。就拿韩城送我的贵重速写本来说我轻易不用一旦使用一定是以最好的心态画出最好的速写图画,每一幅都值得真正保存留念记忆。

相对我更珍惜更小气可是我的效果更好,很快她就发现了桌子旁边书架上的速写本,有点吃惊,“你也用这速写本啊,的确挺好用。”

说着很感兴趣的翻看起来,因为她拿起的时候我没有阻止,主人没有阻止就代表客人可以欣赏,至少她会这么理解。

只看了一眼她就大声惊呼起来,“唐简,是你画的?简直国际速写大师级别!”

然后很快她就知道自己惊呼早了因为后面的每一幅速写画都很精彩,这一点我自己也很得意很满意,我画完的昂贵速写本有三本,一本是考古现场一本是金陵城一本是母亲,母亲的那本我有锁起来不会给别人看,考古现场和金陵城的两本是可以被杜小丙这样的女生欣赏的。世人皆有虚荣心我也有,只是从不轻易表露而已。

“伦勃朗,我知道你会喜欢伦勃朗,我们有着共同的老师,或者向往的伟大的目标。毕竟速写主要源自西方。”

我跟杜小丙都重新坐下来,任凭旁边的电脑高速运转任凭疯狗疯狂搜索疯狂分析,我不是个有偶像的人,但是我一直喜欢佩服临摹学习伦勃朗的速写。

在西方绘画史中,有三幅是公认的名作中的名作,被称为世界三大名画,一幅是“怪爷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另一幅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宫娥》,还有一幅叫做《夜巡》,它的作者是一位叫做伦勃朗的荷兰画家。

这幅名画中的名画,也是荷兰人的国宝。不论多牛的展览馆,想要借这幅画去展览,抱歉,除了不行还是不行。可见这幅画在荷兰人心中的“宝贝”程度。但正是这幅画,不仅没给作者在世时带来任何名利,反而将他拖入生活的黑洞。被吸入黑洞的伦勃朗,从此再也没能逃出命运的诅咒,最终在贫民窟中凄惨离去。

但所幸,时间才是最终的、也是最公平的审判官。不管积落的灰尘有多厚,时间总会将他们吹散,让金子的光芒重新闪耀。

1606年7月15日,伦勃朗出生在荷兰一个叫做莱顿的城市,这里是一个大学城和毛纺中心。他的爸爸是一名磨坊主,妈妈也并无显赫的家世,外祖父母以做面包为生。伦勃朗作为家中的第6个孩子,想必童年也多半是在平凡中度过的。

转眼从儿童成长为少年,14岁的伦勃朗被父母送入莱顿大学学法律,“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似乎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吧。但实在是因为没有太大兴趣,伦勃朗最终说服父母退了学,转而找到一位当地的画师开始学习绘画。

学了3年后,他从莱顿跑到当时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在18岁那年成为了历史画画家彼得·拉斯特曼的学生。虽然在彼得大师手下学习的时间只有6个月,但对伦勃朗未来对历史题材的把握却是关键性的,对于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

紧锣密鼓的,15岁才入行的伦勃朗,在从彼得大师那里结束学习之后就回到了莱顿,他开始挂牌画画,同时还招学生,教他们素描、版面和油画。那年他才19岁,入行不过4年。生逢其时,再加上老天爷“赏饭吃”,年轻的伦勃朗干得风生水起。

说到这,不得不提当时17世纪的荷兰。就在伦勃朗出生的那几年,荷兰终于实现了独立,并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荷兰已经基本拿下了欧洲几乎一半的奢饰品订单和几乎全部的运输生意。处于“黄金时代”的荷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不论是官员还是商人,都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下自己的伟岸英姿和“光辉形象”,也因此催生了庞大的肖像画市场。

可以说,伦勃朗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创作肖像画赚来的。他的肖像画,不仅细节精美,注重人物内心的探索,而且采用了他独创的“光影大法”,一时间轰动了整个画坛。23岁,伦勃朗的“伯乐”出现。当地名流康斯坦丁·惠更斯发现了他与众不同的才华,成了他的赞助人,并将他引荐给荷兰的达官贵人。之后,伦勃朗重新杀回了阿姆斯特丹,这一次,是以画坛新星的身份。

在开始伦勃朗的阿姆斯特丹“奇幻漂流”之前,不妨先让小童给大家讲讲“光影大师”的光影大法,究竟妙在何处。

当时的不少画作,基本上都是“满堂亮”,光影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并没有发挥多大的讲故事或者表达情绪的功能。伦勃朗,改变了这一点。他不仅强调通过灯光与明暗来引导人们读懂画作中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似乎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他独创了一种尤其适合自拍的打光法。

简单说,这种打光方法就是,在被拍摄人物的45度放一盏灯,因为人物面部大部分在阴影中所以比较显瘦,但五官却又显得很立体。这种打光法,在500年后的今年仍在使用,被称为伦勃朗光。最简单的辨认方法就是,在不受光的那半边脸上你能找到一个倒三角形。

这种打光法在500年后的今年仍受热捧,可想而知当时带来的画坛震动。不夸张的说,当时伦勃朗的各种订单接到手软,就凭他一个人的两只手那是完全顾不过来的,于是他在去到阿姆斯特丹后,就创办了自己的画室,当时共有至少50名学徒帮忙完成他的订单,俨然就是一个画画工厂。不断的订单,意味着不断的财富,在伦勃朗的黄金时代,他任性地买买买,大到买豪宅,广到买各种收藏品。

不仅个人肖像画,当时在荷兰还有一种绘画形式非常流行,那就是团体肖像画,大家排排坐或者队队站,整齐排布在画作中,至于费用嘛,当然也是大家平摊。原来,现在大热的“众筹”,在当时就已经被玩得很溜了。

不过,伦勃朗哪里肯屈尊做一般画家,他彻底改变了这种枯燥的排列和构图,不再死板,不再沉闷,通过更具戏剧性的人物表情和细节,成功地为团体肖像画中的各位加了不少戏。1632年,伦勃朗绘制的《杜普尔教授解剖课》,被看作是那一时期的巅峰之作。

那一年,伦勃朗也才不过26岁。同样的年纪,“怪叔叔”梵高还在苦闷当着助理牧师,大胡子爷爷马尔蒂斯也还在一遍遍临摹着卢浮宫的藏画、在巴黎街头的咖啡馆写生。

市场的大获成功和业界的一致好评,让伦勃朗决定将这种风格继续探索下去。1642年,当时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自卫队员“众筹”向伦勃朗定制一幅团体像,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幅《夜巡》。《夜巡》成就了艺术史的璀璨,但却成为伦勃朗一生的转折点。500年后,读到这里仍让人唏嘘不已、五味杂陈。

这幅画虽然叫《夜巡》,但其实当时画的是“日巡”,是城市自卫队在白天集结出发前的一个场景。因为伦勃朗当时的光影设计,把主要的灯光打在了最前面中间的自卫队队长、副队长以及中间乱入的一个小女孩身上,所以整个大背景整体是比较暗的。而且过了多年之后,颜料颜色逐渐加深,看起来画得像是夜晚,索性后来的人就给它起名叫做《夜巡》。

为了这幅“众筹”的团体肖像画,参与的16个人每个人平摊100盾的费用。现在,100荷兰盾相当于人民币300多块钱,在17世纪,100盾应该也是不小的一笔钱吧,要不然这些自卫队成员后来也就不会跟伦勃朗那么拼命了。

无论是之前的肖像画还是团体画,伦勃朗从未失过手,巨大的成功让他决定在自卫队的肖像画中将自己的探索推向极致。自卫队长微张的嘴,好像刚发出命令,副队长衣服精美细致的勾边,满足了细节控的癖好;就算是暗影中的人,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戏份满满。但在当时,画中的人看到这幅画,估计除了前排最中央的队长和副队长,每个人心中都是大写的不!满!意!

大家费用平摊,为什么有的在明处,有的只能在暗影中;为什么别人是全身像,而我只能露半张脸;还有中间乱入的那个小女孩,她付钱了吗,腰中别的那只鸡又算是几个意思?

没有任何防备,这幅画先是要求被修改,伦勃朗不从,继而要求被退款。不仅如此,这些人还到处说伦勃朗的坏话攻击他,口水飞溅下,更多人跟风抹黑他、诋毁他,让他没法在阿姆斯特丹再继续混下去。

上到贵族,下到普通人,都在笑话他,虽然那些贵族的家里还挂着“来自莱顿的伦勃朗”给他们画的肖像画。人倒霉,那副画也跟着倒霉,那副现在根本借不出的荷兰国宝,当时却被烟熏、被水泡甚至被泼过硫酸,因为这幅画实在是太大,不太好摆放,当时四个边还都被切割过。

1642年,他成了阿姆斯特丹最大的笑话。同年,曾经带给他灵感与财富的妻子也因病去世,留下一个仅1岁的孩子。

天使飞走了,恶魔却驱赶不走。

虽高处不胜寒,但仍要不走寻常路

没有订单,而且由于不善于处理财务等问题,伦勃朗的生活开始遭遇危机,更多人的上门讨债,豪宅被抵押了,家里的收藏品也被拿去抵债。从前阿姆斯特丹城里呼风唤雨的人物,最后只能去贫民窟里遮风挡雨。

没有富人的订单,没关系,那就画普通人。伦勃朗把那些底层的普通人,那些和自己一样为吃住发愁的人,请到自己的平民窟里,给他们画肖像。虽然之后遭遇了破产,遭遇了中年丧子,但他从来没有否定过自己,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的艺术探索,在他中年和晚年给自己画的肖像画中,虽然眼看着他日渐苍老,皮肤松弛,头发开始花白,衣服也变得日益破烂,但你看他的眼神,永远都是那么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不躲不闪,不避不散。

而且就算是在破产之后,身份和地位都一落千丈,他仍旧创作了不少的佳作,比如《琼德曼医生的解剖课》、《克劳丢斯·西菲利斯的密谋》等等。

结果倾注了伦勃朗大量心血的《克劳丢斯·西菲利斯的密谋》,被嗤之以鼻。不仅没有雄伟壮阔的战斗场景,而且领袖的独眼就那么赤裸裸的正面出现在眼前,这是那帮政府官员所不能接受的。最后,伦勃朗亲手把这幅巨大的画作剪成小片,希望有人能买走一片半片,这已经对一个画家最大的打击和惩罚了,但依旧没有来买。

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伦勃朗像一只被加速燃尽的蜡烛,慢慢地熄灭了。那是1669年,享年63岁。一生与庸众抗争,一生与自己较真,时间最后宣告了胜负。

“画家已经悲惨的离开但是他的画却一直活着一直活了下来,不是么?”杜小丙有些忧郁的安慰我的情绪,似乎也是在安慰自己。

我顿了顿,“这几本速写本是韩城送我的最好的礼物,我自己肯定是买不起也不会买的,虽然知道是虚荣和自我安慰但是我开始觉得自己有机会接近一点那些伦勃朗一样的大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无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无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532章 速写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