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实战对决

第579章 实战对决

我和我的道士叔叔都在体内积累了太多对对方的不满所以一出手全是杀招而且没有任何谦让的意思,打就是真打,就把对方当成真正的敌人来打。在战场上敌人是绝对不可能对你留情的那么你也必须出手如风能一招制敌绝不拖到第二招。

院子里没有人,阳光很好,吃饱喝足洗漱完毕的叔侄俩刚好动手对战,我们的招式很像因为我是他教出来的,我们的招式又有细微区别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在小范围实战当中改进和提高招式的效率。

很多人认为传统武术只是花架子,真正对战起来敌人可不会像自己的徒子徒孙那么听话的跟着你的招式一招一招接招一招一招的防御,人家上来就是要置你于死地。这也是最近这些年人们一直怀疑传统武术的真正原因,传统武术招式套路好看潇洒飘逸但是一旦实战就大打折扣,把一个传统武术家跟一个自由搏击高手放在一个擂台上对决大部分可能是搏击选手赢得比赛,因为自由搏击拳击泰拳显然更加贴近和适应适合实战。

但是显然这并不能以偏概全的说明中国传统武术就真的只是不实用的花拳绣腿而已,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国粹之一,很多人通过武侠小说、武打电影、功夫明星等认识了中国武术,但这些都经过了艺术加工,那么,传统武术到底是花架子还是真功夫呢?

最早的传统武术是摔跤,也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相传,黄帝联合华夏各部落打败苗族祖先蚩尤后,在庆功大典上,有士兵装扮成蚩尤的形象,戴上牛角假面具,头上有角,两两相互抵斗,载歌载舞很是精彩。此后,古冀州一带居民每逢喜庆日子,便效仿这种形式,戴上面具,亦歌亦舞,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游戏流传开来,当时民间称为角抵戏,后又称为百戏。

我的叔叔从来都是个奇怪的人,他习武的时间也不是童子功却愿意从武术的源头挖掘,然后时不时的给我灌输。从距今4600多年前黄帝时代的蚩尤部落开始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关于摔跤的绘画、雕像或文字材料,可以说摔跤是武术最早的起源。南北朝至南唐,摔跤发展为相扑、角抵戏。唐代传至日本后成为日本国技。日本柔术后来由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带到巴西,传给高徒卡洛斯·格雷西。成为现代格斗十分厉害的巴西柔术。此外,蒙古摔跤和日本柔术后来还影响了俄罗斯桑搏格斗。

宋代,相扑或成为最流行的市民体育运动之一。当时的汴京、杭州等都市的瓦舍勾栏每天都有艺人表演相扑节目。并收取门票,还出现了全国性的相扑竞技大赛。到了清代,满人管摔跤叫“布库”。满清入关以前,满人请了很多蒙古人教他们骑马射箭及摔跤。康熙就是依靠摔跤扳倒鳖拜之后,故对摔跤更加推崇,为了适应八旗部队教学需要,专门成立内卫部队善扑营,分配到八旗各营。清代灭亡后,大内善扑营的高手流落民间,为谋生开始收徒传授私跤,俗称扑户。当时北京、天津、保定、济南成为中国近代“四大跤城”。

那么我的叔叔最后得出结论是从中国武术发展史来看,今天所说的武术,其实真实历史并不长,很多现在流传广泛的武术种类,那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比如南拳、咏春拳都是当代拳种,八卦掌也只有百来年历史,少林拳起自近代,大成拳历史只有几十年左右……那年代根本没有将武术这个词,当时就叫把式,把练长拳的统称为把式或把势,习武的人叫练家子。但传统武术还是很博大精深的。

武侠小说的知名门派“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青城派”、“昆仑派”、“崆峒派”;武侠绝艺“降龙十八掌”、“一阳指”、“独孤九剑”、“乾坤大挪移”等等大家都从武侠小说上了解看过。但提到传统武术,很多人会很快联想到这些武林门派和江湖秘笈,根据这些内容,大多都是武侠小说创造出来的,并与现实的传统真实武术无关。

说起近代武侠小说的起源,则是与一场比武有关。我的道士叔叔每每说起这个便眉飞色舞兴奋起来,因为他自称没有人比他研究的更明白通透。

1954年1月17日,移居南岗的鉴泉太极拳社社长吴公仪与澳门白鹤拳拳师陈克夫在澳门举行了一场慈善筹款擂台赛,尽管最终被裁定为平局,但这场比赛在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燃起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武术热和太极热。这次比武,成为上世纪南岗第一波功夫热的源头,在之后的第二波、第三波则分别是由南岗李小龙功夫电影和国内李连杰主演电影《少林寺》掀起的。

这场轰动一时的比武不仅是迄今最早的一场有影像记录的比武,更重要的是激起了港台武侠作家的想象和才思。吴、陈在比武三天后。梁羽生就在《新晚报》连载号称“新派武侠第一部”的《龙虎斗京华》。

次年,金庸试写《书剑恩仇录》,正式开启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南岗新派武侠小说气候。30年后,南岗武侠文化移向改革开放的内地,几乎对中国“武林文化”进行了全面换血,造成今天全民武侠想象和民间武林生态文化,太极拳因此成为流传最广、无处不在的“中华第一拳”。

由此可见中国的武林实际上是一种帮会文化,同时受到了晚清以来仙侠小说的严重影响。今天所说的传统武术,渊源最长的也只能追溯到明末。民国已经给武术定案了,就说武侠小说里面的金钟罩铁布衫功夫在现实中都是假的,刀枪不入更是胡说八道了,更别说轻功那种飞檐走壁、跺脚上房了。不管你习武站桩也好炼气也好,你绑沙袋就能跳墙过河,在现实中都是蒙人的。至于民间武术流行的点穴、轻功、气功等夸大吹噱之内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而违反科学的。

传统武术的形成是跟“穷文富武”有关。在近代民国河南经常出现旱涝蝗灾大饥荒的年月里,不可能有高深的武术存在。当时的老百姓吃不上饭,谁有功夫去练武?

对于陈式太极拳起源,因陈家是地主,所以才有练武术的可能,后来经过杨露蝉等人来到北京比武,才将太极拳发扬光大。上个世纪70年代末,外交使团出访时,为了向国外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才找到了陈家沟太极拳传人,也成为当时外国领导人访华观摩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节目之一。80年代初,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与金庸武侠在大陆流行,迅速刺激了大陆武术热的兴起。

武术之所以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是由于它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武术在平时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治性情的需要。遇到压迫或强暴则成为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因此,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备受欺凌和迫害的百姓庶民对武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促进传播和发展,并使中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研究和看法,这一点我跟道士叔叔的性格一脉相承,绝不是只简单听信他人之言一定要自己亲自研究实践验证才行。传统武术中的武德,则与孔孟的仁义之道密切相关,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宝藏。有人认为,武术中有伦理道德观念:一个人自称“习武之人”往往蕴含着特别的含义。一个习武之人必须是正直的、仗义的、尊师重教的,是一个讲道德讲规矩的人,更不会搞一些“下三滥”的小人之事。此外,中国武学中的“止戈为武”的谦虚哲学,往往会让武术比武停留在“切磋”和“点到为止”的套路交流,而且只有拜师之后通过各种考验才能得到技艺传授,否则老师不会教你真东西。

当你去练武之后就会发现,功夫越高的人,越不愿意去展示这些真东西。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哲学。因为中国人已经把武术不看成是一种格斗杀人技了,而是看成是一种自我修养表现。中国传统武术的韬略风格,使得职业武术家不会轻易出手相交于比试。也算双方切磋但有人顾虑怕输拳丢脸,不如不打,这与现代拳击的实战精神对抗精粹相悖,也是导致传统实战武术逐渐衰落的主要内在原因之一。

清朝时期,武术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时存在着许多反清复明组织,人民群众习武练功以图推翻满清,使各种流派的武术纷现出世。以地区分有南派、北派,以山川分有少林派、武当派,以区分有佛家的外功、道家的内功,以门类分有太极门、形意门、八卦门、迷踪门,还有长拳类和短打类。各种武术门派林立,象征着武术拳业的兴旺发达,但也存在着各派之间缺乏交流不能互补弥补长短的不足。

到了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创立中央国术馆,即“中央国术馆体育传习所”。曾有过有效的实践。当时的国术馆网罗了全国各地和全国华人世袭的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擒拿、劈挂拳、八极拳、棍术等。这也是我国现代武术的第一次集中整理与培育,但在对敌战争开始后就中断停办了。

在火药热兵器和现代实战格斗的发展环境下,传统武术该继续遵循传统玩“套路”,还是抛开“套路”改革传统武术使之具备实战搏击能力?

有人喜好跟西方人搞拳击比赛以洗刷曾经的耻辱等口号来强调武术的技击性;也有人则主张练“国术”目的是要锻炼国民的体魄胆识,目的并不在于近身实战搏斗。

我的想法则很简单,那就是适者生存不管是整个世界还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具体到一个人,有时候谁的拳头硬谁就占据主动,往小了说可以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身边人往大了说则可以保家卫国。所以既然我有这个基础机遇和身体条件为什么不下苦功夫练习下去呢?

我不想开宗立派也不想以武为生,我只想让自己的身体健壮我只想让自己的拳头无限适应实战。这样哪怕是面对我的师父我的道士叔叔也可以自信出手。

中国传统武术中有一句十分重要的练习法则,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我的理解则是筋骨皮和气实际上最基本的功能其实是防御对方攻击承受对方击打攻击。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拳击教练说过的一句话,你要想在拳坛上成为常胜将军那么首先必须学会防御,说白了就得学会挨打。

我的年纪身高体重都是学会挨打的优势资本,眼下的情况是即便我的攻击招式再厉害也得先保证自己在遭受道士叔叔的攻击击打以后能够尽量多的巧妙躲避和引导化解,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关键时刻躲无可躲的时候硬承受,不至于被他一拳打倒一脚踢晕。

显然我很快做到了这点,他毕竟是我的武术师父,他太了解我的身体和招数,即便我已经把招数跟实战结合的十分高效,但是前提对打的时候我还是被攻击被打中的更多,我只有以防御为主只有在有限的机会里寻找机会防守反击。这跟足球场上的战略几乎一模一样,采取防守反击的一方通常都是实力较弱的球队,而主动攻击的一方一定掌握着场上大部分时间的控球权,叔叔则掌握着主动攻击权。

疼痛恶心眩晕各种被重击之后的不良感觉像潮水一般涌来,我好久,或者说我从来没有经受过如此高强度的死亡攻击。

小时候跟着道士叔叔习武的时候我也习惯跟他单挑,但是那时候一个小孩子跟一个成年人之间的身高体力差距是完全无法弥补的天堑,无论我怎么努力怎么用功怎么鸡贼也永远只能接受被道士叔叔一次次无情胖揍的唯一结果。好在我的神经很坚强从没有被彻底打的绝望过,每次被胖揍以后我都更加努力,就像是嗜血的小狮子一般。

而那时候的叔叔则像一只正值壮年的下山猛虎,一出手一顿强烈猛攻我就倒下了。

“公平?根本没有公平?你以后出去遇到真正的敌人人家才不会管你是不是小孩子是不是骨瘦如柴不堪一击,人家出手就想要你的命,你的拳头不够硬就只能等死!”道士叔叔大声训斥着已经被打倒在地几乎爬不起来的我。

这样的情景此后的十年之中一直反复出现在我的梦境之中,但是不是噩梦,反而成了对我的绝对督促。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不要觉得等你长大了就能打得过我,我的师父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但是我还是打不过他,不服气没用,用本事你就成为顶尖高手,要不然不管你长多大长多高长多壮一辈子都是挨打的命!”

道士叔叔继续大喊大叫,我到现在都很奇怪作为一个聋子小孩子的自己居然没有被他的无情冷漠自私自利给彻底摧毁,居然还上了大学居然还坚持习武十年。

我到底应该感谢他还是憎恨他?

我现在没有一点点时间回忆和想象,回忆和想象片刻的失神都会让我遭到成倍的攻击和击打。

道士叔叔的拳头似乎不比十年前更快但是却更加精准,那时候他就不赞成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说法,他说你的速度再快但是你的力量不行你的准确度不行也是白搭,打在别人身上就是给人家挠痒痒,结果人家不急不慢抓住你的空当稳稳一拳下来你就挂了,哪个更强?

所以他一直强调出拳的力量和精准度。

这一点我无限赞同,因为如果一个人可以保证自己出拳的力量和精准度都是一流他就已经是顶级高手,这个世界上,武林之中真的有人能够把速度力量精准度完美结合么?

肯定有,但是太少太少,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说我的道士叔叔在武学上给我的最大帮助便是下面这句话: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求全,只要练出一两个强项你就不会再挨打了!

他要我找到自己最擅长的武术部分并且一刻不停的加以练习强化,一直练习强化到死。他今天看到了当年指导的效果,他应该在一开始轻视我的抗击打实力了,他主动旋风式攻击已经超过一刻钟了已经打到我身上几十重击了,但是我非但没有像小时候那样倒地不起甚至连脸部都没有受大伤,我利用自己身高臂长年轻体健的优势八抓鱼一般四处防御,有时候明明是他攻击成功一拳打在我的身上,但是打的却不是弱点处而是我的胳膊上,他的拳头甚至会感觉到强烈的化力和疼痛。

他的眼神开始有微妙的变化,开始更加讲究力量和精准度,甚至不惜为此稍微降下速度!

我反击的机会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到来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无字江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无字江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579章 实战对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