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零章 剑道传承

第五百三零章 剑道传承

因为历史的原因,古传的许多剑法现在已经失传,一些宗派中,虽然还有极少数剑法传了下来,但这些剑法却又受其宗派功法的束缚,缺少一些东西。

而吴锋所在的剑宗,却有着历国境内,有史以来最完整的剑术传承。

而且老祖的剑术传承,也无时不刻都在他的脑海中,会突然翻腾出来。

如果说在历国境内,还有谁能得剑法之神髓,那么就只有吴锋一个人了。

只是非常可惜,他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杂,而且全都是他自行摸索,没有人来给他进行指导,所以未能持恒勤习,落得个空有其表而已。

但是当飞羽剑铸成之后,吴锋改变了想法,准备暂时先放下其他,专注于剑法时,情况便又不一样了。

剑器轻灵,以腰运步,以步带势,吴锋之剑法,更重腰步手腕之力,以求大开大合、劈砍挑刺、撩圈搅拨,动如猛虎下山,静如处子待闺,行如龙蛇飞舞,疾如苍鹰捕兔,忽而如夜战八方,又恰似惊天一线。

这凡练剑之法,先求腕力,次习腰步,再练剑法,逐而运剑成势,以腰步带膀腕,拧转起伏,前后环顾,左右兼备,跳跃疾进,务求一劈开山裂石,一击洞天彻地。

吴锋每日里练剑势千遍万遍,更以内外功夫相佐其根。

在练剑之时,剑器长而重,偿有九尺长锋、六尺长剑、三尺青芒之别,长剑练功,短剑练形,练重使轻,习长用短,更加内炼,相辅相成。

而练剑之功夫,首重心神,内有养精蓄锐、凝神敛气,外有步法、身法,乃至剑法各势,练至九转还原,自有擎电拿云之妙,惊神泣鬼之奇。

每每练剑之时,吴锋便用千斤巨石,以短绳系于其两耳,更用一长绳,一端系于绳之居中,其另一端,则系于一圆木之上。

木长约一尺二寸,粗约一握,以枣木制为佳。木外廓宜有棱,不宜平正,在木之正中处,钻一对穿之小洞,绳头即在洞中穿过,然后紧缚木上。

练时吴锋立于悬崖之边,足站骑马步,上身挺直,两手各握圆木之一端,将巨石悬空提起,至肘平于肩为度。

此时他小臂竖直,略前斜,虎口相对,掌心向外,提起之后,待坛荡定,两手即分死、活把,将木渐渐向内转旋,使棉绳渐渐缠绕于圆木之中部,巨石亦随之上升,直旋至罐平于胸,略停顿片时,更缓缓放下,如此升降三千次而功毕。

此后他每日晨夕加练,练习数日之后,石中加砂,行时增加次数,依然练习数日,更加巨石斤两。

以后每练数日,换巨石,所加之份量,须按次递加,加至三万斤时,其人悬劲与握力,足以惊人矣。

而后吴锋又专练剑之运臂功夫,取黄泥水拌置于大桶中,每日以三尺木棒,直插桶内,不停搅拌,勿使黄泥干结,如有干结,添水保持其湿,以备次日搅拌。初时因阻力而无法搅拌,然随习之日久,自能随意而行之,至能以木棒轻易插入半干之黄泥中,搅拌如意,腕力自然惊人。

然后吴锋又取一顶高之百斤铁棍,粗适一握,手持一端,将臂伸直,纯以腕力,将木棒做绕圈动作。

再取一丈长满握木杆,初如运木棒之法演习,甚至在木杆之远端,缚之以重物,初一二百斤,渐而七八百斤,或能至几千斤者,上万斤。

吴锋每日暇则为之,绝无断间。

不过这练力虽能增加攻击力度,但仍死力,而武艺格斗,实以巧胜拙之术,故练力之时,尚需练劲,劲力俱备,自当神勇,长短之技,皆能通胜也。

练剑首在形体工整,剑术练习时的每个动作势式,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格要求,做到准确、齐正、匀称,结构严整,线路清楚,一丝不苟。

吴锋脑海之中老祖留下了传承里说,“五体称,乃可谓之形备。”

“五体”即身体的躯干、两上肢和两下肢,共为五体,也唤作“五骨”或“五筋”。

剑术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势式,无不都是由这五条线结合剑器所组成。

如果这五条线的结构组合不工正、不匀称,就不能算完美。

而怎样才能使动作势式的形体做到工正、匀称,达到完整呢?

就是“其形方中矩,圆中规,自中衡平均施,敛束相抱,左右顾盼,八面供心。”

每个动作势式都需顾到前后左右、上下高低。

要是动作势式的形体做不到“整”的话,不仅显得难看,而且劲力也不容易发挥出来,练习剑术,形体必须工正、匀称,做到一个“整”字。

此外还必须筋骨遒劲,所谓筋骨遒劲就是使组成动作势式的“五骨”,每根线条都要具有遒劲,只有皮肉没有筋骨,形体动作就成了空洞欲坍的架势。

即使是绵体的剑术,也不是不讲究筋骨遒劲的,只是较工剑体的剑术显得含蓄蕴藏,所谓“绵里裹针”柔中含刚,不把遒劲暴露于外。

因之任何剑术“体称劲遒”才能算是形质完备,而要使“五骨”具有遒劲,须从拳术中的“骨法”着手。

西就是要心力坚强,这是要求内心里面也要鼓足一股劲。

剑术的形体动作一般都有它的意向,要把动作意向表现得完美,内心必须参与一起活动。

而这个特点决定了剑术的形体动作,一定要“心动形随”,它随着内心意识的活动而运动。

心力不坚,形体的动作势式就会松懈,筋骨也不可能刚健劲遒,所谓“心力不坚,则无劲健。

而动作的意向则更难以表现出来了,动作没有意向,运动就失掉了生气。

因此,练习剑术心力要坚,要使内心里的一股劲和形体动作的一股劲两者内外结合起来,成为“合力”。这样才能做到劲力遒健,动有意向。

而在一路剑术里,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是“始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连绵不断固然是绵剑体剑术的特点,但其它剑体的剑术也同样要有这种连绵相属的要求。

对工剑体等其它剑体的剑术,所谓“连”,并不是说要把整路的剑术动作,也象绵剑体剑术那样不停顿地一气练完,中间没有间歇。而是要求在一招一势之间,必须做到“形断意连”,“势断气连”,善于运用内在的心志活动通过眼神把前后动作的意向连接起来,使整个套路的剑术势势相连,无势不连。

而剑术包含着动静、虚实、刚柔、快慢、伸缩、张弛、抑扬、顿挫、轻重、起伏以及内外、上下、正偏、左右等种种的对立因素的规律,动作就能做得更好。

对立因素的某一方,都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没有动,就没有所谓静,没有虚,就没有所谓实,没有刚,也就没有所谓柔……

欲要动先须静,欲要实先须虚,欲要刚先须柔……

所谓“双重则滞”,阴阳对立的两面,有任何一面“重”了就失去了运动,失去运动,失去了变化。

同时,任何阴阳对立因素,还必须是在同一个运动过程中相互转化,不能把它们分割成两个运动过程,否则就失掉了对立的统一。

在剑术练习时,把法的向背、剑势的起伏、动作的轻重、节奏的缓急等等,都必须运用对立因素的规律使之有阴有阳。

而剑法有着击刺斩等许多的剑法,这些剑法各有各的运使部位和方位,各有各的着力点。

有的剑身直着向前,有的剑身平着向前。

有的着力点在剑尖前锋,有的着力点在剑尖侧锋。

有的着力点在剑刃前端,有的着力点在剑刃后端。

剑法不同,剑的使用形式和着力点也不相同。

无锋老祖的传承,在剑法上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该是什么剑法,就该是使用什么样的部位和形式,就该是什么样的着力点,不能乱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是老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我是老祖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三零章 剑道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