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不是军令状的军令状

第589章 不是军令状的军令状

“殿下,虽然我军收复南城门、控制全城,暂时确保了安全,但处境仍然十分危险。

臣适才派人查看了城中粮仓,得知仓中仅有足够一万人吃五日的粮食,而我军连同充作民伕与辅兵的大食降兵在内足有一万六七千人,只够吃三日的。何况还有此战俘虏的大食人要供养,三日都不够。

城中百姓家中或许有些粮食,但也不会多。适才臣下令将本地粮铺的东家与掌柜带到臣身前,询问得知我军抵达前,大食军主将就刻意限制运进城中的粮食,民间运粮也不例外。所以粮铺中也只有足够一万人吃三天的粮。

粮铺都只有这点粮食,百姓家中更不会多。

所以此时最要紧的事,是粮食不够。”刘琦最后总结。

“俘虏还没有杀光么?”听完中尉的话,李珙没有首先说粮食问题,而是问起这个。

“并未。殿下,杀死俘虏并不十分容易,又要尽量保证安全,所以一直到将大食军从南城门逐出时才杀掉一半、三千人,还有三千人左右存活。”

“既然粮食不够吃,应该全部杀掉。”

“殿下说的是。”刘琦答应一声,但心里不以为然。仅仅三千人而已,即使都杀掉也省不出多少口粮,于事无补。

“如今看来,大食人是故意为我军设了一个套子,或者计中计。不论我军是否攻陷库姆城,都能将咱们我军套住。

这些暂且不多提,现下最要紧的是筹措到足够粮食。孤适才看过名册,城中百姓不多,还有很多人在一个月之前被迁到伊斯法罕,此时城中仅有六千多户、两万余人。

但即使仅仅六千多户中,若是将他们都杀死也能筹措到一定的粮食,缓解粮食危局。”

“殿下,”刘琦不得不说道:“不提会造成的死伤,即使杀光城中百姓,我军也只能缓解一时缺粮之虞,无法缓解一世。

而城外大食军可以从容从德黑兰城或伊斯法罕等地运粮食,若与大食军比拼谁先挨饿,我军一定胜不过大食人。”

“那你说怎么办?”

“臣与张都尉等人都商量过后,认为只能尽快打破大食军对城池的围困,突围而出甚至夺取大食人的粮食。”刘琦回答。

“殿下,这也是臣的想法。”张兴权也说道。

此时他们在城中官衙,屋中除李珙与侍卫外只有刘琦和张兴权这两名臣下。李珙看了二人一眼,又问道:“你们可已有计策突围?”

“臣暂时没有想到。”张兴权回答。

“臣想了许多计策,但都没有十成把握,死伤也会很大,而且未必逃得过大食兵追杀。”刘琦则说道。

“这样说来,你们都没有想到计策。”李珙说道:“孤也明白,破敌之策想出来并不容易,也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但因此,更应该尽可能多搜集粮食。

或许你们需冥思苦想六日才能想到破敌之策,但偏偏在第五日粮食已经耗尽,将士们不得不饿肚子,即使想到计策也无法再去实行。

更何况,拖延的日子久了,大食将士不免会出现懈怠之意,我军就有趁机击破大食军的可能。拖延的日子越久,大食将士懈怠的可能越大。

所以,孤以为,必须多筹措粮食,即使从百姓手中拿走粮食时会有死伤,也必须全部收拢到军中。”

“殿下说的有理。”二位臣下一时没有答话,过了一会儿刘琦才回答一声。

他很不愿意抢夺百姓的粮食。当他发现波斯被大食国纳入统治的时间只有百年左右、百姓尚未对天方教深信不疑之后,他就有了鼓动李珙将波斯也纳入安西属国统治的心思。

未必一定要直辖,或者说最初未必要直辖,可以暂时采取藩属的形式,让本地纳贡、出兵,以后慢慢加强在波斯的影响力。

这番心思他还没对李珙说起过,但越来越意动。

既然要将本地纳入安西属国,就不能对百姓屠戮太甚。即使只杀库姆城的百姓,消息也早晚会传到附近,本地许多人会十分惊惧,大军在时不敢妄动,可一旦大军离开多半会不再服从命令。而反复派大军征剿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可李珙的话同样很有道理。如果他们在此地惨败,他的一切构想都是胡想乱想,屁用没有。

所以如果向反驳殿下的话,只能立刻想出对付大食军的法子;但刘琦与张兴权,以及其他几位果毅聚在一起,边休息边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出结果。

“殿下,臣以为,暂且不征收百姓家中的粮食。城中官仓与粮铺的粮食加在一起,将士们再省着点儿吃,应该可以吃五六日。

等五六日后,若臣等仍未想出破敌之策,粮食又将近吃光,再征收百姓的粮食不迟。”刘琦又说道。他此时只能采取拖字诀。

“我只给你三日时间,若是三日内不能想出破敌之策,必须征收百姓的粮食。不能等到百姓都知道我军粮食快要吃光时再征收。”李珙又道。

适才刘琦说话时,他仔细观察二位臣下的表情,注意到刘琦不愿强征粮食,虽然他此时还不知为甚;但张兴权对此应该没有抵触。

由此可见军中将士未必都如同刘琦这般想;甚至在李珙看来,应该没几个人支持刘琦。但中尉的面子不能不顾,所以他在刘琦折中方案的基础上又向右推了一点。

“是。”刘琦明白殿下的心思,但也只能答应;同时在心里想着:‘看来我必须在三日内,想出破敌之策。’。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唐的旗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唐的旗帜
上一章下一章

第589章 不是军令状的军令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