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川中岛的两雄

资料 川中岛的两雄

赖山阳有句关于川中岛合战的诗:

西条山下千曲河。越公虎越峡如蛇,汝蛰未见吾已瞰。

冲破夜sè八千骑。雾晓晴出大旗攀,两军相搏如山裂。

快剑未出腥风闻。虎吼蛇逸河雪喷,毒龙有蹩谁其待。

是的,在战国之世,龙虎的身旁也不乏期待的毒龙,就好像织田信长和北条氏康那样。

在战国时代,及的上两人的,不过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寥寥数人。但真的像谦信和信玄这样以军略决定胜负的,不过这两人而已。就好比说丰臣秀吉这样取得天下的名将吧,即使他率领三万大军,谦信只用区区一万人就能将其击败。在战争方面,两人确实是无可否认的天才,可以将士兵训练的就像手足一般灵活,兵势之强连霸王信长都为之汗颜。

著名军评家木村高敦曾经讲过,三军法规之完善整齐,让人感觉到危险气氛的,没有人能胜得过武田信玄。沉重如石,象手足般挥自如的,没有人能胜的过上杉谦信。

天正五年织田信长率领五万大军进入加贺,在手取川摆下背水一阵迎接谦信的三万五千军。战争还没有开始,因为谦信军恐怖的军势,织田方的人就开始脚软起来。等到谦信一出现,织田家的兵士就开始争先恐后的往河里退却,谦信见状大笑:"堂堂信长,竟不敢与我决战。"率领军队追击那些在河中退却的织田家士兵,斩千余枚丢在路上,从此就连信长也不敢与其当面交锋。

元龟三年三方原合战之时,德川家康从后突袭,本来已经占到上风。武田军突然收拢部队,在zhongyang不断敲打太鼓,以密集的部队冲击家康本阵。使德川家康连续三次到了死亡的边缘,要不是忠臣夏目七郎左卫门带着家康的旗帜冲向另一个角落,使家康能从虎口逃生的话,天下恐怕永远都不会姓德川。

上述两个例子,战国时代的诸位将领,单是从军略的角度上讲,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胜的过谦信和信玄。

说川中岛合战是战国第一惨烈的合战,相信也无人反对吧!在关原合战这种决定天下的大战中,东西两军死伤人数合计只有两千多人。而在小小的一个川中岛,武田军便丢下了四千六百具尸体,上杉军的阵亡人数也在三千四百人以上;双方驰骋多年的名将阵亡人数也高达四十余名。

或许,这才堪称真正的战斗吧!

在介绍川中岛合战之前,或许还是先谈谈两人的过去比较好吧!

[信玄的信浓经营]

武田家是八幡太郎源义家之弟,新罗太郎三郎源义光之后(算起来与佐竹家是远亲)。从宽治年间义光担任甲斐守开始在甲斐定居,到了孙子信义这一代开始,移往菲崎町的西南居住,从此以此地为名(武田),统率甲斐的源氏各家。作为源氏的名门,还将许多源家的名宝传下来,如八幡太郎的御旗、盾无之铠、义弘的太刀等。

信玄,作为新罗三郎的第十九代后裔,来到这个世界上。

幼名胜千代,十六岁时元服,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晴赐与一个晴字,称为武田晴信,信玄不过是后来入道后的法号而已。从小便留下了许多逸话,如把庭中又打又闹的马斩,杀死历年的狐狸等,让许多武田家的老臣看到了中兴的希望。

天文五年十一月,父亲信虎在攻打信浓海之口城的时候,信玄第一次随军出征,是为信玄的初阵。

海之口城的守将平贺源心,是力敌七十人的猛将,再加上手下三千人的拼死作战,武田军数度攻城都没有得手。这时天降下了八尺的大雪,在没有办法之下,武田军被迫与十二月二十七rì决定退军。

武田军名将板桓信形(也作信方)亲自率军三百殿后,以一副必死的决心让平贺源心以为大难已过,防守开始松懈。谁知道半夜时分,信虎突然率领大部队冒雪返回,平贺家的士兵早已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海之口城陷落,源心也死与乱军之中。

献上这条妙计的,正是初阵的晴信,这次胜利,让武田家的老臣们更加觉得:只有晴信才是武田家的中兴之主。以至在晴信放逐父亲信虎之时,全体武田家臣都倒象了晴信的一方。

2【川中岛决战之前后】

以后的两三年,晴信开始接近女sè,对诗歌等京都文化产生兴趣,经过板桓信形以死相柬后,晴信彻底的放弃了这些能让人堕落的东西。

二十一岁时放逐了残暴的父亲信虎,继任武田家第十八代当主。林城的小笠原长时和瞰访郡的领主瞰访赖重听说信玄年幼无知,两家合兵一万二千人来攻,被信玄施展前后夹攻之计,在菲崎以六千兵打败了两倍于己的兵力,史称"菲崎合战",从此信玄开始了信浓的经营,以信玄自己的话来讲:只有不断地征服他家的势力才能真正保存自己家。这种以攻代守的方针使信玄统一了整个信浓,武名响遍整个东国。

本来,信玄如果选择直接上洛的方式可能会更好,但是稳重的信玄还是达成了与东海道霸主今川家和关东北条家的三家同盟,与此同时,由于北信浓的豪族村上义清跑到越后,说动了谦信(当时还叫长尾景虎)的侠义之心,信玄与谦信这对前世修来的冤家终于在川中岛碰头了。

[谦信的立场]

上杉谦信幼名长尾虎千代,又名喜平二。元服后起名为长尾景虎,永禄四年三十二岁时继任关东管领,改称上杉政虎。同年十二月在上洛时被将军足利义辉赐与苗字,改称上杉辉虎。谦信则是入道后的法名,最早使用这个名字是在谦信四十一岁时写信给家臣sè部胜三郎之时,至此通称上杉谦信。

谈到谦信,就不能不谈一下关东管领这个职位的由来。关东管领是足利尊氏在关东之时,建立了以儿子基氏为中心的关东武家体制,基氏的表弟上杉宪显担任执事一职。到了基氏的曾孙满兼之时,升任与将军同级的关东公方,作为执事的上杉氏也自然的升任关东管领之职。到了上杉宪政这一代,食客出身的伊势新九郎长氏(即北条早云)一跃成为关东八州的霸主,被早云孙子氏康打的到处乱跑的上杉宪政没办法,只好委托侠义的长尾景虎帮忙收回关东故领,作为报答,将上杉和关东管领让给景虎。作为上杉家支流的长尾景虎答应了宪政的请求率军三万下关东,在唐泽山大破佐野宗纲军,与芦名,大宝氏联军包围了小田原城,由于是名将北条氏康守城,加上小田原不可击破般的牢固。谦信决定撤军,在撤军之前,谦信只身一骑靠近小田原城城壕,面对城墙上的三十多支步枪,漫不经心的连饮三杯茶,大喝:"小小北条,不配做我的对手!"后离开,据说北条家无人不被谦信这种谈笑于千军万马之中的气势吓倒,以致在确定上杉谦信退却的情况下都不敢追击上杉军。

或许只有这,才是无人不知的上杉谦信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两雄的心境]

北信浓的豪族村上义清,与同国的高梨政赖、井上清政等,领地被武田信玄所吞并,走投无路之下,跑到越后投靠谦信。

其中以高梨政赖的一番说词最为出名:“我等安居己土多年,怎奈信玄屡番侵袭,以至身无寸土可容之,愿借君之威武,归还旧领。”

谦信听后,很爽快的承诺了:“信玄取公等之国,人人皆嫌其暴戾。公等出身名族,得此大辱,既然脱赖与吾,吾自感男儿意气所在,何须公等请求,自当惩之,决不惜力也。”

此时,当时威震东海道的村上义清也答应谦信在合战时出仕(义清在战前的备战和战后的调整上都很出名),谦信更是如虎添翼,决定要与信玄一决高下。

在作战方面,信玄与谦信的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信玄在作战时讲究后途胜利一说,即保存己军实力,逢战只胜三分,一有机会必给予敌人毁灭一击。而谦信则刚刚相反,千方百计寻求与敌人决战的机会,经常身先士卒,与敌军的大将交锋。在川中岛合战时单骑闯入信玄本阵,以图斩杀信玄可以充分说明谦信的求战jīng神。

最初的一次川中岛合战,是在天文二十三年初,双方稍作一些冲突后便宣告结束,这一年的秋天两军再度对峙达七天之久,仍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会战。直到第二年七月左右,第三次川中岛合战之时,两军才有决一胜负的趋势。信玄和谦信已各自摆好己军的阵地,准备进行大规模的会战,这时候由于今川义元的调停,战争还是没有打响,双方保持了近一年的和睦。由于谦信自武藏出兵,讨伐与与武田家有联盟关系的北条家,出于义理,信玄屯兵于信浓,一副威胁谦信后方越后的样子。

3【川中岛决战之前后】

然而,由于谦信在永禄三年,四年这两年的关东征战中所向披靡,引起了信玄的极大不满。信玄于是在信浓大规模增兵,有一举夺下越后之势,在小田原阵中的谦信,听到这一消息后,连忙收兵返回越后,决定与信玄展开决战。

这样便拉开了永禄四年九月十rì第四次川中岛合战的序幕。

[川中岛]

川中岛的南边,是源于甲武信岳的千曲川,与源于南驹岳的犀川在川中岛以西合流,川中岛就是两川之间的一块三角洲地带。

千曲川,川如其名,水流缓慢,河道卷曲,南边是信玄的信浓地区。犀川的水流如犀牛般,流极快,北边是谦信的越后。川中岛四郡,则是上杉和武田两大势力中的中立地带,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也成为了武田和上杉两军争霸的轴心。

永禄三年,山本勘助奉信玄之令,仅用八十rì就在千曲川的东岸筑成了海津城(即今天的松代城),由武田军名将高坂弹正昌信(netrì虎纲)驻守,给上杉军带来了极大的威慑力。

山本勘助,身材矮小,有一眼眇目,长相极其丑陋。曾先后出仕北条家和今川家,但都得不到重用,得到信玄家臣,名将甘利虎泰的推荐后出仕武田家。勘助一进武田家,就向信玄推荐了当时还只是上州一介食客的真田幸隆,信玄当即将幸隆邀入账下,在山本勘助的鬼才和真田幸隆的谋略,为武田家的兴旺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于关东返回越后的谦信,在修养两月后,于八月八rì率领jīng兵一万三千人自居城netrì山城往川中岛出,全军分为两部,一部由北国街道越过险路大田切和小田切,自善光寺进;另一路越过道仓福岭,自信浓饭山出。(越后战记中记载:谦信对这一战极为看重,认为这一战关系到rì后上杉家的安危,甚至在战前表露过战死的意愿。)

谦信到底是战国的头号名将,识破了信玄建造海津城的用意(诱谦信大举攻打海津城,信玄可以很快地集结军队来到谦信军背后,前后夹击,给予上杉军毁灭xìng打击)。于是便不用常规的战法直接攻打海津城,而是引兵来到西条山(即妻女山),正好避过了海津坚城正面的防守,正好绕到了海津坚城的背面。

高坂昌信不愧名将,看到了己军的不利局面后,马上以狼烟通知信玄,请求援军。

信玄自十八rì收到消息,马上集结南信浓诸军,率领两万二千大军出阵,二十二rì早便到达离川中岛只有三十七里的上田地方。

血战,已经一触即了。

[啄木鸟战法]

甲越两将在南北对峙了几天后,战局仍然僵持着没有一些改变。

在上杉军中,由于面对的是近三倍的武田军,很多上杉名将都开始不安起来

直江山城守景纲和甘柏近江守景持先后三次来到谦信处询问是否有派留守netrì山的长尾政景出阵的必要(直江景纲的说词:“敌人已经在川中岛断了我军的粮道,我军的粮食也将在十rì之内用尽,大人,要不要叫留守netrì山城的军队过来援助。”)

谦信听后,笑着道:“这一万兵,刚好留做恐吓信玄军之用,使其尾不得两顾。徜若信玄真的贸然出击越后,我便转道进甲斐进入甲府城屠城,则武田可灭也。”(有些自大的想法)上杉军中的将士得知此事后,士气大振。

谦信不愧名将,深知在此时作为一军的主帅透露出紧张情绪会给越后军带来的恶果,于是便在阵中成rì吟诗做对,好象根本都没生过战争一样。

反观武田军中,由于在优势兵力下多rì不见胜负,士气已经开始下降,以宿将饭富兵部(虎昌)为的武田军宿将都开始着急起来,纷纷要求战决。(武田军中的众将都认为若等到谦信留守在越后的援军徜若到达,后果将不堪设想。)

信玄在众将的一致请求下,认为决战时机以到,于是在再次在军中召开会议。会议上,宿将饭富兵部虎昌先提出了与上杉谦信决一死战的计划,遭到众人的否决。接着马场民部与军师山本勘助提出了用谋的方针,得到了信玄的肯,山本勘助更是献上一计(啄木鸟战法):

4【川中岛决战之前后】

将两万武田军分为两部,一部一万二千人,越过奥森平地上的西条村到达仓科村,明天卯刻之时攻击妻女山,无论胜败,谦信都会越过川流,以寻求逃出川中岛的途径,这个时候信玄率领八千旗本埋伏在此,前后夹攻,武田方的大胜是可以肯定的了。

会议结果,通过了山本勘助的计策,以马场民部信房、高坂弹正昌幸、饭富兵部虎昌和真田幸隆为的一万二千人,浩浩荡荡的开往仓科村。

而武田军出阵的消息很快就为谦信所察觉,(关于此事rì本史学界有三种不同的说法,长年以来一直为此问题争论不休:一,谦信在遥望海津城时现武田军中的炊烟似乎比平常繁急了许多,从而预感到武田军的出阵;二,上杉军的间谍现了武田军埋伏在仓科村的一路部队,谦信通过这一消息猜到了信玄分兵两路以图两面夹击的意图;三,武田军中出了上杉谦信的内应,谦信通过这一层关系得知了武田军的行动。)在艰苦的等待了二十四天后,谦信感觉到与武田军决战的机会终于来临,于是下令兵士含枚之后悄悄地由妻女山上下山,接着渡过千曲川,出川中岛地方,同时命令甘柏近江守景持在此地jǐng戒,为自己留好了一条退路。

九月十rì午前四时左右,上杉军神奇地出现在犀川南边的阵地上,这一消息被信玄派出侦察的浦野民部现,信玄得知此消息没有显示出像一般人那样的紧张布鹤翼之阵迎击上杉军赖以成名的车悬阵,武田军和上杉军的决战终于打响。

最先出击的是上杉的先锋队,猛将柿崎丹波守景家的一千五百人,于午前七时左右冲入水泽西端的武田左马助典厩信繁阵中,由于寡不敌众的缘故(信繁只有七百人),使得信繁部很快就混乱起来。这个时候,右翼的内藤与诸角部想上前营救,但是为了保持阵形(由十二节组成,中间由百足使番队穿差传递信息),信玄忍痛下达了不准营救信繁部的决定。

消息传到信繁耳里后,这位武田家中的副将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下令道:“今rì一战,有死而已!”这一天,他头带武田菱前立,身穿黑系绯打威铠,骑着鹿毛马,越后军如洪水般朝他涌去。到了此刻,信繁把随身的母衣脱下(后来传给了儿子信丰),手持三尺长的大刀冲进敌阵,鬼神般地与越后兵士激战,最终刀折力尽后战死。信繁的战死,恐怕是武田军历次川中岛合战的最大损失。这位脾气温顺,素有威信的一门名将战死后,信玄便再也找不到一位比信繁更加信任可靠的副将来寄以重任了。直到大多数信繁的部队都战死后,姗姗来迟的山县昌景部才将柿崎景家部击退。(rì本曾经有史学家提出信玄故意让信繁战死一说)

这个时候,前方的新田部与穴山部又生激战,虽然穴山信君的兵力稍占优势,但依然敌不住新田军强大的冲击,这个时候,老将诸角丰后守虎定与内藤修理昌丰率己部来援,上杉军中的本庄、安田、长尾军马上迎住了武田军。几个突击过后,诸角军溃败,身穿桶皮大铠头带火火焰兜的诸角虎定,手持大身枪冲入越后军阵地中,其勇猛之势,让勇猛的越后军都想起了鬼神阿修罗,在取二十三枚后壮烈战死。

接着,上杉谦信终于找到与武田信玄旗本队决战的机会,由zhongyang朝信玄的鹤翼阵突去。信玄右翼的望月吉栋队与武田太郎信义队率先冲出,将信玄的整个阵势扯乱,以至左备原隼人部和武田逍遥斋部被迫出击,两军的旗本部队开始接战起来。

看到己方不利的局面,自感惭愧的山本勘助晴幸,不顾六十三岁的老龄,手持三尺太刀并率领手势两百出阵,冲到最危险的越后军zhongyang。在身受八十六处重伤后壮烈战死,手下两百壮士也全部战死,无一逃脱者。

在两军旗本大战的八幡原上,武田太郎义信部很快就被击溃,义信也被越后重兵包围。这个时候,义信家臣初鹿野源五郎忠次率兵三百杀出一条血路,见势不妙的义信连忙撤退,初鹿野亲任殿军一职,壮烈战死。(身中枪伤刀伤七十三处)

武田军那时的狼狈形象,可以说是信玄初阵以来都从来没有生过的。在高坂昌信的著作《甲阳军鉴》中清楚的记载着:越军如阿修罗般的勇猛之势,将甲军彻底击溃(这里有些夸张),战死者续出,武田军自信玄以下名将战死者众……。由此可见当时以jīng锐而闻名天下的甲斐军的混乱状况。

5【川中岛决战之前后】

越后主将谦信看准时机,手持二尺四寸五分的顺庆长光,脚踏名马放生月毛出阵,身边随从只有十二骑(还有一名叫做荒川伊豆守的猛将)。不一会就杀到了信玄的本阵,谦信看到了端坐阵中的信玄,谦信也不答话,策马冲向信玄,谦信的第一刀被信玄用军扇挡住,第二刀砍到了信玄的手腕上,第三刀被信玄闪过,只砍到了肩膀上,这个时候原大隅守虎义挺枪来刺,信玄的身边突然冲出二十多位侍者,谦信知道取信玄的级无望,大笑数声后撤离了信玄的本阵。(事实上谦信在枪术上得到佐野天德寺的真传,手忙脚乱的信玄当然不是谦信的对手)

这个时候,信玄的一万二千军终于在妻女山方向出现,武田军士气大振,刚刚渡过猫濑的小山田部开始猛烈突击上杉军右翼的新田部,上杉军开始败退。谦信命令由甘柏近江守景持殿后,全军由犀川退却,由于当时犀川的水还相当深,上杉军溺死或自相踏死者无数,但是由于甘粕景持的拼死抵抗,硬是没让武田军名将高坂昌幸和马场信房军前进一步。

午后八时许,上杉军终于退出战场,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告终。

这场战役的胜败,至今仍为人们所讨论不休。

武田军自副将武田信繁以下大将战死者五人,军师山本勘助自感失职,战死在乱军之中;主将信玄、义信还负了伤,战死人数也比上杉军多出近一千人;反观上杉军,则一名名将都没有战死或者负重伤。单从战争的角度上来讲上杉军或许略占上风。

但是武田军作为守方,不但守住了己方的领地,还使上杉军退回越后,从局面上获得了胜利,在战争史上其实这样的惨胜其实也相当多见,所以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此战是以武田军的胜利而告终。

与信玄和谦信同处一个时代的丰臣秀吉在统一天下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卯刻到辰刻是上杉军胜利,辰刻到已刻是武田军的胜利。是的,两军各胜两个时辰,或许是一个最公平的说法。

自此战之后,信玄开始回避与上杉谦信的正面战斗,试图用政治手段瓦解越后军内部,两人的冲突也不如以前那么明显起来。

二十一年的战斗,使两人都不得不承认对方的才能,信玄死后,上杉谦信大哭三rì,誓终生再不入甲信一步。信玄也相信谦信的人格,在遗言中命令武田胜赖在自己死后要与上杉军和睦相处,以维持领地的和平。

信玄的沉着深虑,谦信的刚勇果敢,为世人所公认为战国武将的双壁。

但是,信玄在三方原大破家康,将入尾张之时,不幸带着遗憾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谦信也在手取川大破信长军不久后去世,年仅四十九岁。

如果两人在多有十年的xìng命,恐怕不止是信长和秀吉的事业没那么容易成功,或许连整个天下、乃至历史都会有一番彻底的改变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风云战国之一代军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风云战国之一代军神
上一章下一章

资料 川中岛的两雄

%